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81章 江河日进,天星应命(7)

宗沐自然是拿来就用,直接令清江督造船厂,仿制了几艘官船。

也就是王锡爵现在乘的这一艘。

高大如楼,可容百人。

船底如刀,利于破浪。

横梁贯穿,保持平衡。

三桅三帆,三层舰楼。

海运并不比漕运快。

虽然漕运会逆流耽搁时间,但海运同样也会逆风。

再加上规避风暴,沿途港口停靠补给。

从淮安港到天津港,仍需十余日。

海上行船,难免孤独,好在王锡爵初次乘坐,反而有些新奇。

他一路上并未将自己关在房间里,而是兴致勃勃在船上走来走去。

某日眺望远景,指着水天相接吟诗作赋。

某日让水手给他讲解海船的结构。

不时还将水手、小吏叫住,亲自讲解船上狴犴的典故以及民间故事。

某日。

王侍郎随性游览,路过第二层船舱时,突然看到一个水手正在指指点点,口中教授着什么,三五个船夫将其围在中间,有样学样跟着诵念。

王锡爵听了一会,没听出个所以然来,便好奇地朝身旁陪同的漕运衙门吏员问道:“这是在教授什么?”

吏员闻言,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回道:“王侍郎,这些小赤佬在认字咧。”

说着,便将王锡爵引到近前,吩咐那水手教授得大声些。

王锡爵这下听清楚了,却是当场怔住。

只听吏员介绍道:“礼部、通政司两个月前编排了两本启蒙书,一本拼音韵书,一本八百常见字手册,两相对照,成套在北直隶售卖。”

“虽然不知道跟洪武正韵有什么区别,但都说学起来很是简单易懂,前一趟船,咱们便在天津卫买了一套回来。”

王锡爵没有什么反应,认真驻足听片刻。

而后便点了点头,转身离去了。

不过,王锡爵面上平静,心中却不然。

跟洪武正韵有什么区别?

区别之大,一言以蔽之,恐怕只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洪武正韵以中原雅音为定,什么叫中原雅言?自然是太祖皇帝,以及主编乐韶凤、宋濂等十一人的用语为主。

就像原本的中原音韵只分阴阳,不分清浊,乃至取消入声韵部,可洪武正韵却再度加上了入声,说到底,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