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15章 改土归流,用夏变夷(7)

这条路必须继续走下去,没有停歇的余地。

一旦安于现状,土司可不会自然而然地消亡,届时前唐的安禄山、前宋的党项人,有的是故事给明朝挑。

若非这百年里放缓了步伐,播州这两年也不至于传出“帝有万军威,我有万山险”这种显然有割据之心的民谣。

这时候谈省钱?往后恐怕多耗费十倍都打不住!

温纯之言,是堂皇正道,以至于汪宗伊这种老儒乍一听便拍案而起。

申时行、王锡爵、沈鲤不过默然片刻,同样败下阵来:“总宪正论!”

眼见温纯纵横捭阖,将殿内同僚逐一说服,皇帝终于有了动静。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茶杯,与桌案发出轻微的声响。

待群臣注意力转向自己,朱翊钧才缓缓开口:“温卿一番言语,实令朕动容。”

“移风易俗,用夏变夷,绝不可搁置于后人!”

温纯见大政抵定,这才长舒一口气。

不过,必要性论述完了,方法论这一关,却还待再议。

朱翊钧朝温纯颔首道:“西南土司改土归流之事,便交给温卿,具体章程出来后,再上廷议分说。”

“朕只有一点要嘱咐你。”

温纯洗耳恭听。

朱翊钧沉吟稍许,缓缓开口:“朕登基以来,改土归流事,不过一例。”

“乃是云南临安地方,土官普崇正勾引侬贼,起兵谋逆,平定后,顺势改土为流。”

“其余无论是永乐年间的思州也好,弘治年间的广西思恩府也罢,乃至餋利州与左州等等,无不是先有田琛、岑浚、王受等人谋逆,而后才顺势而为。”

“如今无缘无故,贸然改土归流,恐添无妄之灾。”

“哪些拉拢,哪些打灭,哪些允其认祖归宗,迁居内地,又有哪些特事特办,其中尺度,万万要把握好!”

不要以为这些土司不会串联。

王朝末年烽烟四起的说法,并不是什么修辞。

北方的蒙古人、辽东的女真人、东南的倭寇海盗、中原的白莲邪教、陕西的义军除了这些以外,西南也从来没有消停过。

不说断断续续打了五十年的明缅战争,单是死伤百万余人的奢安之乱,就不容忽视。

有地有钱有兵的土司,永远是逐鹿天下的预备役。

想提前对人家动手,也不是什么简单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