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18章 雪霁风温,霜消日暖(10)

一干外臣不尴不尬,只好随着大流,一同下拜。

朱翊钧摇了摇头,引弓搭箭,凝神端视:“如今朕有言在先,诸卿且回去告诉各自的显贵子弟”

“京营将士,专门兵事,不得经商!”

“再有私役,以擅调禁军论处!”

箭羽离弦,透入靶心。

场上一时噤声,耳畔只闻弓弦嗡鸣余音。

禁令往往流于纸面,但以皇帝目前对京营的控制力,没人会质疑能否言出法随。

至于边军?

皇帝识趣没提,做臣下的也默契地没有贴上去追问。

朱翊钧一箭中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转过头顺手将弓递给张宏,吩咐道:“大伴带诸陪臣去试试。”

外藩射箭,自然要离皇帝远点,否则伸手挠痒便被禁军以为可疑,砍杀当场,实在不是什么美事。

李增落在人后,对着皇帝又是一阵马屁,才跟着太监离开。

等李增走后,朱翊钧才又与张宏压低声音嘱咐道:“待会朝鲜这厮若是贿赂大伴,大伴收下即可。”

张宏心领神会,对皇帝对了个眼色,行礼告退。

“忠顺夫人,不妨先随朕去东西两官厅再看看。”

朱翊钧出言叫住了欲要紧随其后的三娘子。

后者情知皇帝要与自己商量正事,默默顿住了脚步。

朱翊钧挥手让侍班官等跟远些,领着几名二品大员以及三娘子,踱步走向阅武门内的瓮城。

一路上自然少不得寒暄。

“说到此事,当年谁人不知‘封贡事成,实出三娘子意’?”

“夫人切切慕华,远胜辛爱黄台吉,扯力克之流,朕都看在眼里。”

“可惜女儿身,恨不能封王!”

三娘子到底是塞外牧民,偶尔打一打哑谜就算了,实在受不了这些虚头巴脑的话。

她高高在上习惯了,腹诽之余,竟下意识回头瞪了皇帝一眼。

旋而自觉不妥,又连忙改作谄媚一笑。

朱翊钧没心情欣赏异域风情,只觉被弄得不尴不尬。

不过好在皇帝当了这么多年,脸皮厚如城墙。

他走在前头,迈步进了阅武门,顺势与三娘子轻咳一声:“说正事罢。”

“俺答汗什么时候死?”

三娘子闻言动作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