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29章 膏唇岐舌,公无渡河(14)

。”

燃眉之急,自然有燃眉之法。

何心隐突然没了言语。

概因他竟不知如何评判这等行为。

好耶?坏耶?

何心隐一时分不清,干脆先抛诸脑后:“既然如此,葛将军自去与沈巡抚分辩罢。”

说罢,便走到葛成跟前,就要带人回县衙。

然而,葛成却摇了摇头。

何心隐疑惑皱眉。

“若是跟着何大侠回县衙,某恐怕就难死了。”葛成仰起头,笑意不减,“兖州诸县,难道不需某这颗头颅威吓一番,尽快平定么?”

话音落下,殿内陡然一寂。

沉默半晌后,何心隐才缓缓开口:“沈巡抚自有定夺。”

葛成摇了摇头。

“今日见何大侠才知,想要在道上混出名堂,必须得读书才行。”

“何大侠上是名门大儒,可辩经皇帝;下是江湖大侠,可传道赤民。而某只识得三五个大字,整日做些以武犯禁的勾当,自诩明辨是非,到头来照样得被读书人当枪使。”

“赤民固然对我这等小侠拍手叫好,但说及为民请命,到底不如何大侠一根卷毛。”

“如今亲眼得见差距,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不过,某死前尚有一处疑惑。”

语气平淡,反而透露出不容更改的坚定。

何心隐定定看着葛成这幅去意已决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

葛成该不该死?

按律当然是百死莫赎。

但话又说回来,江湖中人,杀几个税官,聚几场民乱,算个什么事?

甚至诚如葛成所说,真进了衙门,按律让三法司判一判,想死都难。

偏偏葛成自己不想活了。

许是信念百姓,兖州府各县,确系需要他这颗“始作俑者”的头颅用以威逼。

许是一场火并,害了朋友性命,只能以死抵债。

也许是葛成受“朋友”之托,如今倒戈卸甲,无言面对。

可能得原因有很多。

何心隐唯一能确认的是,自己只能带回葛成的头颅了。

两人一坐一站,背对着佛堂正殿的大门。

佛祖的雕刻居高临下,静静注视着这一幕。

光影斑驳,随行的弟子,左右的帮众,工整摆布的头颅,都成了背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