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如何接。
还是老姨娘摸摸景宇的头:“你三丫姐怀着孩子需要补补,你年纪小,所以给你们俩吃。快趁热吃吧。”老姨娘心里却想着,你小桃姐这辈子估计连猪蹄都没啃过,更别说一整只了。说完,心疼地给小桃夹了块红烧肉。
吃完饭,老姨娘让景宇把换下的脏衣服给她,她帮忙洗洗。她主要是看周秀才在县城被歹人打得不轻,周秀才刚想不好意思地拒绝,他儿子已经跑过去把爷俩的脏衣服都抱来了。
老姨娘看着周秀才的衣服,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自在,但没吱声,默默地把爷俩的衣服都洗了。
晚上,小桃和老姨娘住一间房。小桃这才注意到,老姨娘白嫩的脚板心和后脚跟都磨掉了一大块皮,露出红红的嫩肉。
第二天早上,天光微亮,镇上铺子刚开门,小桃就上街去药铺。给老姨娘买了一小罐治外伤的药膏,花了三百文。想着这边靠近大山,药材应该便宜些,又让大夫配了四副预防风寒的草药,花了六百文。小桃暗道:钱可真不经花啊。
回客栈的路上,看到镇边树上拴着牛、骡子、驴,有人在旁边守着。小桃找店家打听了一下,原来是卖牲口的集市。
想到以后路途遥远,有辆车会轻快很多,这里没有灾荒,不像在嘉县,灾民看到活牛都能围上去啃。而且这边牲口价格应该比府城便宜。骡子劲大,耐力强,她便去市场转了转,挑中了一头高大健壮的骡子问价。
卖家道:“卖价二十两。这骡子刚两岁半,正是能出大力气的时候,以后还能使唤十好几年呢。不讲价的,你随便打听,想买就叫你家大人来。”语气里透着对自己骡子的十足信心,半点不愁卖。
小桃又问:“那车厢呢?”卖家指了指一家还没开门的铺子,“那家店做车厢,好的杉木车厢二两银子,松木的一两。”小桃又打听了牛和驴的价格,心里大致有了谱。
她赶紧回客栈叫上大家一起去帮着看骡子。三丫男人让卖家牵着骡子走了两圈,仔细看了看牙口、蹄腿,对着小桃点了点头。小桃试着讲价,最终便宜了六百文成交。然后请卖家帮忙去敲卖车厢铺子的门,卖骡子的和店家相熟。买车厢也讲下了一百文的价。这杉木车厢结实又宽敞,在小桃老家嘉县城,这么好的车厢没三两银子都看不着。小桃又在市场上买了四十斤喂骡子的豆饼,十五文一斤,比洪灾前涨了一倍。这下,小桃身上就只剩三两多银子了。
回到客栈,小桃先帮老姨娘仔细抹上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