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四弟知晓他得了这等“美差”和产业,定会撺掇爹娘逼他交出银钱。他忙不迭保证:“侄儿全听姑母安排!只是爹娘若知我无缘无故搬去周家庄子旁,会不会起疑?”
云姨娘早有对策:“莫担心。离周家庄子五里地有个秀才开了间私塾。我会告诉你爹娘,就说那秀才赏识你资质,收了你这个学生。”
云逸林喜道:“如此甚好,侄儿听凭姑母安排。”
祥文插话道:“二表哥,你既得了这机会,也该跟着秀才好好用功读书。若能考个秀才回来,云家的日子也能好过些。”总不能以后让云家一家子都赖上他。这二表哥倒有几分才情,只是家境所限,读书时断时续。他大房父亲过世后,大房夫人每月只给他生母一两五钱银子,母子俩度日都难。他在军中当上总旗后,云家上下便指望着他这外甥“翻身”了。
云逸林赶紧应承:“有此良机,定当珍惜!”
云姨娘温言道:“我替你备了好几套体面的衣衫鞋袜,让你去先生家也显得体面。只是若让你带回家去,你那些兄弟见了,难免说我厚此薄彼。等你搬到唐家村安顿好,再来姑母这里取吧。”
“姑母思虑周全。”云逸林心悦诚服。
云姨娘慈爱道:“用过午食便回家吧。我备了一条好肉,你带回去让家人也过个好节。”
“谢姑母!”
云逸林午后带着满心欢喜离去。祥文对母亲道:“娘,买地买宅的事,让您的心腹丫鬟明日就去唐家村办吧。我出面不妥,军中当值也抽不开身。更不能让山菊那丫头知道太多。”
云姨娘神色凝重地点点头:“此事我来安排。”
不过两日,云姨娘便通过心腹丫鬟在唐家村为侄儿云逸林置办下二十亩地和一座青砖小院,花费近二百两。
祥文与母亲商议:“娘,得赶在端午前让二表哥搬过去。正好让他以过节为由,顺理成章地去趟周家庄子送节礼。庄子上的人都以为他是周家奶奶的‘表兄’,表兄住在附近,过节登门探望生病的表妹,合情合理,不算逾矩。”
云逸林要离家求学之事,在云家掀起轩然大波。云家老小立刻登门,询问老三、老四是否也能同去——既是云姨娘出钱,她如今在二房当家,应该钱财没问题。
云姨娘见娘家人蜂拥而至,热情招呼,随即诉苦:“我先前在大房,大房夫人能容我们母子活命,已是天大的恩典。二房的产业,你们也瞧见了,就这一座院子,还得等苏家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