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百万亩土地之事,岂能儿戏买卖?传本王令:辽东及七州境内,所有坟衍沼泽之地,自即日起,一律禁止私人买卖!”
周叔心中一紧,以为王爷彻底否决了婉宁的计划。
却见宣王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丝深意:“不过谢家丫头既有此雄心,又肯为辽东尝试,这份心志倒也难得。这样吧,本王让灵阳县在她看中的那片沼泽里,划出一块给她。嗯不拘大小,作价一千两银子,随她挑!权当本王送她,让她随意折腾。”他顿了顿,“改造沼泽需大量人力财力,告诉她,今年她名下白月湾秋收的稻子,不必替本王留着了,由她自行处置。卖粮所得,拿去改造她的沼泽地。”
周叔适时补充:“那孩子还说,蓄水成湖需把做湖那片地的淤泥掏出来,运到贫瘠之地,等运出的淤泥水干后就可种旱粮。”
宣王点头:“她要多少贫瘠之地,让她自己找,找好了去官府过契。贫瘠之地就算本王抵她前几年的粮食钱。”
宣王此举,既堵住了豪强圈占潜在良田的口子,又支持了婉宁的尝试。万一成功,辽东凭空得百万亩连片稻田,对他稳固辽东、图谋大业特别是后年就可能攻打朝廷,大有裨益,军粮无忧,更不必多征百姓税赋。而且,欠谢家丫头几年的稻粮钱也一并清了账。
消息传回,婉宁大喜!王爷不仅给了地,还允她自行卖粮!她立刻行动。
改造需要钱,她给远在沂州、去年合作的周家粮铺老太爷写了封信。信中大胆请求:将今年预计收成的四十万斤新米全部预售给周家,恳请周老太爷看在去年合作情谊份上,预支货款,她坦言眼下她急需这笔钱。
信由周叔的管事快马送往沂州。周老太爷接信反复看了几遍。深知谢大小姐为人,谢大小姐背后更有布政使大人,送信的又是巡抚管事,且婉宁按旧例算了十九文一斤的低价。四十万斤白月湾好米,绝对是大生意,不愁销路。周老太爷毫不犹豫,按约定价钱,爽快支付了七千六百两银票。
周叔管事带着银票和契约赶回边境时,婉宁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改造的钱有了!
正值农闲,她通过灵阳县衙贴出告示,迅速招募了五千名精壮民夫。工钱开到了每天三十文,这对灵阳贫苦百姓是难得的挣钱机会,报名者趋之若鹜。
婉宁在那片广袤沼泽中,精心挑选了一块地势相对有利、面积约十来万亩的地,尝试将其改造为良田。
划好地后,婉宁日日研读典籍,借鉴江南等地改造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