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开垦的旧例,每日三十文,管一顿午饭。十日内,务必将这十万亩稻谷颗粒归仓!”她深知抢收的重要性,要是秋雨来了影响晒粮。
县令面露难色,三万人可不是小数目,组织调度、工钱发放,伙食安排都是巨大压力,但面对王妃的命令和王爷在场,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应道:“是!下官遵命!定当竭尽全力!”
宣王在一旁听着,微微颔首,婉宁的安排井井有条。他沉吟片刻,走近婉宁,低声道:“王妃,如今边境无战事,军士们操练之余亦可轮换参与收割。一则速度更快,二则也能省下些民夫工钱。”他本意是心疼婉宁的钱袋子,之前改造工程就花了她大笔钱。
然而,婉宁却轻轻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宣王,轻声道:“王爷好意,臣妾心领。只是,改造沼泽、种植、管理、收割,这一整套农事,最终还是要落在灵阳县的百姓身上。让他们全程参与,他们才能积累经验,掌握技巧。日后王爷要改造剩下的百万亩沼泽,只需派遣得力管事,这些有经验的农夫都会了,他们就能带领新招募的人手完成。这工钱,花得值。况且”她顿了顿,“臣妾打算,等这批粮食晒干入库后,给灵阳县每户人家发放三斤新米,让他们也尝尝这沼泽地里长出的好米是什么滋味!更重要的是,这十万亩稻田,臣妾不打算握在自己手中。”
宣王一愣,疑惑地看着她:“王妃的意思是?”
婉宁莞尔一笑,迎着宣王深邃探究的目光,坦然道:“臣妾准备将这些稻田,按户分给灵阳县的农户耕种。以后,官府只收取三成半的税粮即可。”
“什么?”宣王这次是真的震惊了,十万亩良田,一年的产出价值几何?那得是多大笔钱财!她竟要拱手分给百姓?“婉宁,你可知这是多大一笔产业?”
“臣妾当然知道。”婉宁的笑容纯净而坚定,带着一种超越她年龄的通透,“王爷,您心怀天下,志在乾坤。您常说要让天下苍生有地可种,有粮可食。臣妾虽为女子,亦知‘藏富于民’的道理。田地握在臣妾一人手中,不过是臣妾家锦上添花,堆砌金山银山。但若分给万家百姓,则是福泽万家,惠及苍生!百姓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日子能稍稍宽裕些,心中自然感念王爷您的仁政!民心所向,才是王爷您成就大业的根基。我娘常说夫妻一体,共担荣辱。臣妾爹也总教导臣妾,百姓日子好过了,心中安稳,自然不生事端,天下方能太平。臣妾不能上战场为王爷冲锋陷阵,只能在力所能及之处,为王爷稳固后方,聚拢民心。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