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倒是又出了个“好主意”!
此法虽有些冒险。
但确实能最快地看清那些逐渐长大的儿子们,心里到底藏着些什么心思。
尤其是老四朱棣,近年来在北平表现越发抢眼。
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看看其他儿子是会担忧兄长,还是会
生出些别样的念头。
不过,这层心思是绝不能让任何人窥见的。
他脸上不动声色,甚至微微皱起眉头,语气带着一丝看似不悦的淡然。
“罢了,由着他去折腾吧。”
“你派人盯着点,看看他具体怎么做,别真弄出什么乱子就行。”
这番话,听起来像是一个父亲对儿子过于“天真”的无奈和些许纵容。
完美地掩盖了他内心深处,那份帝王对继承人和潜在威胁的审视。
“臣明白。”
毛骧心领神会,知道陛下这是默许了,并且要掌握全过程。
接着,毛骧禀报了刘伯温与叶凡在马车上那番关于“如何全身而退”的密谈。
当听到叶凡提出的“等太子继位”和“做孤臣”两条路。
尤其是剖析“孤臣”为何在帝王眼中更安全的道理时,朱元璋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这个叶凡”
朱元璋低声自语,语气中听不出是赞许还是讥讽,“心思倒是剔透,把咱这点想法,摸得门清。”
他一眼就看穿了叶凡怂恿刘伯温做“孤臣”的真正意图。
这分明是想把刘伯温这个智囊,逼到只能彻底依附太子,甚至可能参与到更隐秘计划中的绝路上来!
这是在替标儿挖他爹的墙脚呢!
“不过”
朱元璋的目光变得玩味起来,“刘伯温会怎么选,咱倒是真有点好奇了。”
他对刘伯温太了解了。
此人智谋超群,但性子却是能忍则忍,万事求稳,遇事往往选择明哲保身,绝不轻易涉险。
就像一潭深水,表面平静,内里却深不见底,难以捉摸。
“他越是这般不争不抢,万事隐忍,咱就越不能让他真成了那潭死水。”
朱元璋心中冷笑,“就得逼他一把,让他动起来,让他做出选择!”
在朱元璋看来,如果刘伯温最终选择了叶凡所说的第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