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0章 若他们携国债以令天子,你怎么办(3)

许是担心此辈大量持有国债,是否会对朝廷有所影响,故而请叶先生前去商议对策。”

朱元璋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不以为然的神色。

淮西子弟购买国债的消息,他通过锦衣卫的渠道,知晓得比朱标更早、更详细。

胡惟庸那点借国债卖人情,笼络人心的把戏,岂能瞒过他的眼睛?

不过,在他此刻看来,这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那些勋贵愿意把钱拿出来借给朝廷,总比他们藏着掖着好。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银子来支撑迁都和新军,至于这银子来自谁的口袋,只要不影响大局,他暂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标儿倒是心细,也懂得未雨绸缪。”

朱元璋语气平淡地评价了一句,听不出是赞许还是别的意思。

他话锋一转。

“但既然他和叶凡在商议此事,想必会有些不一样的见解。”

“你吩咐下去,东宫那边关于此事的任何议论,一旦有了结果,第一时间给咱奏禀上来。”

“臣明白!”

毛骧立刻领命。

朱元璋继续向前走,穿过一道宫门,前方不远便是中书省衙署所在的方向。

他走了几步,却突然停了下来,负手立于廊下,目光幽深地望向那片象征着帝国行政中枢的建筑群。

一丝若有若无,带着玩味和期待的笑容,缓缓爬上了他的嘴角。

他并未回头,只是淡淡地开口,像是在问毛骧,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二虎,你说此时此刻,那中书省的值房里,该是怎样一番光景啊?”

毛骧闻言,微微一怔。

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主要负责监察、缉捕,对于朝臣之间这种微妙的政争和情绪,他通常选择谨言慎行,只是躬身道:

“陛下,臣臣愚钝,不敢妄加揣测。”

朱元璋却似乎兴致颇高,他轻轻哼了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一种洞悉一切和乐于看戏的意味。

“你呀,就是太过谨慎。”

“咱在朝堂之上,那般抬举胡惟庸,又是夸赞,又是赏赐咱用了十几年的旧物,那份荣宠,可是实实在在的。”

“而杨宪”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冷嘲。

“杨宪此人,能力是有的,就是心胸窄了些,功利心重了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