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1章 本宫要掌天下精锐之师!(3)

旁躺在榻上,脸色复杂的燕王朱棣,以及那些刚才还气势汹汹,此刻却有些不知所措的御史。

最后重新看向朱元璋。

双手呈上一份文书。

“启禀父皇,儿臣抱病期间,偶得密报,事关四弟清誉,更关乎我大明宗室和睦,不敢不察,故而命人详加探查。”

“今已查明,四弟此番未奉明旨提前入京,实乃受奸人蒙蔽!”

他语气沉痛而恳切。

将姚广孝如何“妖言惑众”,如何“捏造东宫厄运”,如何“诱骗”燕王星夜兼程的罪证一一陈述。

条理清晰,证据确凿。

他言语之间。

既点明了燕王行为的过失在于受蒙骗。

更着重强调其“忧心兄长”、“重情重义”的本心。

将一场可能引发朝堂地震的“藩王窥伺储位”危机,巧妙化解成了“小人作祟,兄弟情深”的戏码!

一番陈述,逻辑严密,情理交融。

既保全了皇家颜面。

又彰显了他作为兄长和储君的宽厚与明察。

那股自然而发的沉稳气度与掌控局面的能力,让许多原本还对太子能力有所疑虑的老臣暗暗点头!

朱元璋听着,脸上适时地露出了震怒之色,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道:“好一个妖僧!”

“竟敢如此离间天家,其心可诛!”

“幸亏标儿你洞察入微,处置果断,否则咱险些冤枉了老四,酿成手足相残之祸!”

他话锋一转,看向朱棣,语气依旧带着余怒,却多了几分恨铁不成钢!

“老四!你念及兄弟之情,其心可嘉,但违背旨意,擅离封地,终究是错!”

“咱罚你禁足府中十日,静思己过!”

“你可服气?”

朱棣躺在榻上,心中五味杂陈。

既有被“证明清白”的复杂庆幸,更有对这位大哥手段的深深忌惮!

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谢恩,被朱元璋挥手制止,只能虚弱地应道:“儿臣领旨谢恩,心服口服。”

皇帝和太子一唱一和,已然将此事定性。

那些原本弹劾得起劲的御史们,眼见“铁证”如山,太子又亲自出面定调,哪里还敢再多言?

纷纷缩回了队列之中,暗自庆幸刚才没有把话说得太绝。

刘伯温站在文官队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