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5章 怡红夜话英雄志,锦缎裁锋改戏途(修改)(1)

“念姐,”

乔章林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少年人对英雄的向往。

“现在人们都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时念的脚步骤然顿住,清冷的月光洒在青石板上,将她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像一截浸了霜的竹。

“可这天下,从来不止有英雄。”

她想起白日里挤在戏台台下的布衣百姓。

卖糖画的老汉总把关羽的糖画捏得格外大,怕看戏的孩子看不清楚关羽的神采。

所谓英雄,不过是陷在泥泞里时,仍敢抬头去看天上月亮的人。

怡红院的灯笼已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漫过戏台前的空地,照亮了满地狼藉的瓜子壳与糖纸。

时念望着那些细碎的杂物,这些旁人眼里的废料里,藏着的才是最动人的故事。

有人为董卓的跋扈拍案怒骂,有人为吕布的无奈红了眼眶,还有人在天下英雄的唱词里,看见了自己藏在烟火里的模样。

“阿福,”

时念忽然转头,声音清透如月下泉,“明日的灯笼,挂得再高些。”

她要让整个盛京都看见,这戏台虽小,却足够照得亮天下英雄的心。

而那些没演完的回目、没说出口的心事,都悄悄藏在春螺巷的暮色里。

就像三国演义那些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可总有人,敢在既定的天数里,燃一盏不肯灭的灯。

时念抓起案上的剪刀,指尖利落一剪,将匹云纹锦缎剪出条丈许长的布条,转身系在戏台最高的横梁上。

夜风吹过,布条猎猎作响,像一面裹着暖意的旗帜,映着无数细小的烛火,在盛京城的夜色里烧出片温柔的光。

天明时,浅醉练戏的唱腔曾透过窗纸飘出来,混着晨鸟的啼鸣。

那句“天下英雄,不问出处,只问敢为天下先”,

她唱得又高又亮,惊飞了巷口槐树上的乌鸦,振翅声簌簌。

“咱们以后都不唱三国了”

听到时念的声音,浅醉一愣。

“念姐、为什么?”

后台里,十二正对着铜镜细细卸董卓的油彩,闻言手猛地一抖。

深褐油彩当即蹭得脸颊满是,活像刚从战场退下来的败将。

“念姐,这戏刚起来就停?”

尽管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