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让怡红院的戏,能被更多人看见、喜欢。
流言像潮水里的泡沫,来得快,去得也急。
三日后的辰时。
不少人都挤在怡红院门口,围着新贴的大红排期表议论。
那些议论声里没了往日的质疑,多了些恍然大悟。
“我就说不对劲!”
“去年冬天我来怡红院抄蓝星诗词集时,那一月足足换了三次戏台布景。”
“那时候大满园可还没有回京,怡红院怎么可能是针对?”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人群,瞬间炸了锅。
议论声里的质疑渐渐变成了认同。
“下个月的赵氏孤儿我得记着,到时候一定来听!”
阿福和大东站在门口,听着这些话,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