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0章 账薄压心添急绪,良言助才赴秋闱(2)

念当时还笑骂着扔了块糕过去,说“是给我自己留的防身钱”。

这钱是她一点点攒下的底气,怎么能说动就动?

时念却笑了笑。

“什么养老钱,现在院里和新场地都需要,就先用着。”

“再说,等新场地建成,能容下上千人听戏读书,到时候咱们的营收肯定能翻番,这钱很快就能攒回来。”

她心里不是没犹豫。

也想起过万一出事,所有投入的银子就全部打了水漂。

可转念一想,怡红院早已不是她“借住”的地方。

这里是他们的家,是蓝星文化在南齐扎根的土壤。

想要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必定要付出许多。

比起“防身”,让大家能安稳干活、让新场地顺利立起来,才更重要。

张珂源还想再劝,却见时念已经起身,目光望向窗外。

几只麻雀落在诗签架上,被风吹得扑棱着翅膀,正巧碰掉了张写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笺纸。

“之前不动大满园和花月楼,是想着借他们的抄袭,让蓝星故事集更快传到市井百姓手里。”

“毕竟咱们怡红院的客人多是官员和商户,很难下沉到街头巷尾的普通人家,他们抄得越凶,知道蓝星文化的人就越多。”

“可现在不一样了。”

她转过身,眼底闪着亮:

“咱们缺银子,新场地建成后也不需要再靠他们宣传,是时候收网了。”

张珂源瞬间明白过来。

之前时念的“纵容”不是软弱,是“以退为进”。

他连忙凑上前,“那咱们从哪入手?他们抄戏名、降票价,咱们总不能也跟着降价吧?”

“从他们抄不好的地方下手。”

时念指尖在案上轻轻敲着,节奏清晰。

“花月楼演渔家女,把采莲的动作改成了调情的姿态,完全丢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意韵;”

“大满园唱壁上观”

“咱们就排新戏,把这些明明白白地演出来,再请盛京的文人学子来看。”

读书人最恨亵渎文化,他们一议论,花月楼和大满园的名声自然就臭了。

正说着,门外传来吴婶的声音:

“阿念,乔娘子来了,说有事找你。”

时念和张珂源对视一眼,连忙让吴婶请人进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