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大多数使臣支持。
南齐帝抬手示意连福上前,连福捧着紫檀木托盘,里面整齐码放着刻有各国名号的象牙投票牌。
这是文盛之会举办权的最终投票凭证。
每块牌子都泛着温润的光,却沉甸甸压在每个使臣心头。
“各位使臣,可开始投票了。”
南齐帝声音沉得像墨,目光扫过殿内:
“选南齐者,投红漆木盒;选北徐者,投黑漆木盒”
使臣们依次上前,西疆使臣第一个拿起刻有“西疆”的牌子,毫不犹豫投进红漆盒。
路过时念身边时,粗声笑道:“时老板,咱们可说好的,要派人教西疆民生议事!”
滇国使臣紧随其后,投完票对着北徐使臣拱手,语气带着歉意:
“北徐的北徐文钞虽好,可南齐的文化更能帮到我们滇国的山民,对不住了。”
周边小国使臣几乎没有犹豫,大多走向红漆盒。
他们中不少人来自民生困苦的地域,南齐“文化惠及底层”的理念,恰好戳中了他们的需求。
只有两个与北徐接壤的小国,犹豫片刻后投进黑漆盒,却没敢多言,低头坐回原位。
北徐使臣站在最后,看着红漆盒里渐渐堆满的牌子,脸色愈发难看。
他捏着象牙牌,指节泛白,迟迟不肯投出,殿内空气瞬间又紧绷起来。
连福忍不住轻声提醒:“使臣,该您了。”
北徐使臣深吸一口气,终是把牌子投进黑漆盒。
然而他却没立刻回座,反而上前一步,对着南齐帝拱手:
“陛下,我有个提议。”
“文盛之会举办权虽归南齐,可否增设两国合办的补充条款?”
“北徐愿提供北徐文钞中的新型刊印技术,与南齐共同梳理民间文化,也好让各国使臣看到两国的诚意。”
这话明着是“合办”,实则是想在举办权已定的情况下,强行分一杯羹,挽回颜面。
可没等南齐帝开口,西疆使臣已率先反驳:
“使臣此言不妥!投票结果清清楚楚,南齐以十一票对三票胜出,哪有再合办的道理?”
“再说,咱们选南齐,就是认可他们文化惠民生的理念,没必要画蛇添足!”
滇国使臣也跟着附和:“西疆使臣说得对!”
“北徐若是真心想交流,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