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15章 补标齐心修疏漏,迎客实地察民生(2)

闹又有序。

吴婶又推着小推车送来甜汤:

“天儿凉,大家伙儿喝点暖乎的再做。”

差役接过碗,喝了一口赞道:“吴婶这手艺,比盛京酒楼的汤还好喝!”

吴婶笑得眼角皱成褶:“喜欢就多喝点,锅里还有。”

夕阳西下时,模型区所有说明牌都贴上了多国语言标签。

陈立威绕着模型区走了一圈,每块标签都仔细看了,点头道:

“这样就周全了,使臣们来了既能看模型,又能懂意义,才算真正展示咱们的民生成果。”

时念望着贴好标签的模型区,心里踏实不少。

虽出了小疏漏,但好在及时发现,大家一起帮忙很快就解决了。

暖夏扶着她的胳膊:

“今日忙了一天,该歇会儿了。”

陆襄跑过来,举着刚贴好的标签:

“念姨姨,你看我贴的平不平?”

阿福擦了擦额角的汗,指着模型里的糖画摊:

“明日咱们把糖画摊的价格标签也加上。”

众人都笑起来,夕阳的光落在标签上,泛着暖融融的光。

陈立威带着差役离开时,特意叮嘱:

“明日我让文书把模拟中发现的问题整理成清单送来,咱们再细化休憩区的茶水安排。”

时念应下,送他们到巷口,回头望了望院里亮起来的灯笼。

每一次细致打磨,都是为了文盛之会顺利举办,让各国使臣真正看到南齐的民生温度与文化诚意。

初六。

晨光漫过春螺巷的青石板,把巷口的老树影子拉得老长。

怡红院春螺巷旧址的“民生议事区”早已热闹起来,石桌旁围满百姓。

有的攥着皱巴巴的提案纸,有的捧着刚从地里拔的麦苗,空气里飘着泥土的清冽。

今日是议事日,大家要商量“春种粮种不够”的事。

连顺天府的小吏都早早来,坐在角落石凳上记录。

时念刚在模型区核对完西疆牧场模型的双语标签,就见十四从巷口跑进来,喘着气道:

“念姐!北徐的文化参赞来了,就在院门口,说是提前来考察!”

“这么快?”

时念有些意外,按鸿胪寺的消息,北徐使臣该三月初才到,没想到参赞提前来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