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59章 莫非这些稻谷有什么不一般?(3)

大茴香树。这一会,我们直接带上了几名熟悉香料树木的向导,一下就发现香料岛上还有好多惊喜。”

尉迟环在一旁看着房遗爱唾沫横飞的介绍着,仿佛重新认识了房遗爱。

这个家伙,之前怎么没有发现他那么能说呢?

“我后来跟你们说的稻谷,你们有带回来不?”

听房遗爱说了半天都是香料岛的事情,李宽不由得有点担心,他们不会是觉得稻谷价值太低,都把船上的空间用来装香料了吧?

“有,当然有。”

说到稻谷,房遗爱脸上就露出一副遗憾的表情,“王爷,我们用了一半的船只来装载林邑、占城、真腊等地的稻谷,实在是好可惜呢。”

“是啊,王爷。我们也吃了一些南洋的米做成的米饭,还没有倭国的精米好吃呢,口感很是粗糙,又比较硬。我就不懂你为什么让我们尽可能多运输稻谷回来了。”

好不容易有机会抱怨,尉迟环自然也是跟李宽大吐苦水。

“你们运回来的是稻谷,不是稻米吧?”

李宽赶紧再确认了一下。

这帮吃货,整天就知道吃吃吃。

要是他们以为自己也是想吃南洋的大米,运回来的都是去除了谷皮的大米的话,那自己可就真的要欲哭无泪了。

自己要的可是稻种呢。

“王爷你放心,你都说了是稻谷,我们自然买的都是稻谷了。只是一路运输过来,船只比较潮湿,有没有坏掉一些就不好说了。”

看到李宽似乎很紧张的样子,尉迟环感受到了一股不一样的氛围。

“王爷,莫非这些稻谷有什么不一般?”

尉迟环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船舱里的稻谷,想不出和自己在长安城中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不一般,你们两立大功了!”

李宽心情一松,脸上露出了和熙的笑容。

贞观年间,北方种植最多的就是粟米,其次是小麦,然后是高粱。但是在江南地区,水稻的种植已经较为普遍,可以说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

这个结构,已经和后世有点相近。

最主要的不同就是粟米此时仍然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而到了后世,基本上已经边缘化了。

在后世,除了小麦和水稻,其他的都被称为杂粮,充分体现出了这两种粮食的重要性。

可是李宽发现,整个长安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