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九国符牌·继承权(2)

充朝歌城,让朝歌有了些许活力。

可这份活力不是安居作业的商人给的,待朝歌建成后,这些士兵和奴隶不会成为这里的居民。

更何况,如何建好都是一个问题。

但此时,帝辛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诸国大子。

一地是否能发展起来,最重要的除却居民外,就是能否维持生计,运行政策的可能。

没有这些基础的臣子,帝辛就是强行命令商人迁徙朝歌,也只会引起混乱,绝无安居乐业的可能,那他将是千古笑话,何谈迁都。

而帝辛自然不会在朝歌动用大量,现在的氏族,不然那与妹都何异?

可不动用现在的氏族,那些大字不识一个,没有为臣的可能的人,如何帮助帝辛运转政治?

帝辛可以动用氏族,但绝不是依赖氏族,他需要制衡。

这些诸国大子们,来自诸国大宗,自幼就接触文武臣事,有治国安邦的基础,并且他们来自诸国,可不是大商氏族中的人。

且朝歌没有氏族,这些人也无需攀附大商氏族,帝辛是他们唯一的主宰,这些诸国大子们只需听令帝辛,就能得到晋升,如此下,帝辛成功绕过了没有氏族的帮助,无需依赖大商氏族,也能运行朝歌城的可能。

这一计谋的唯一缺点,可能就是王需要全力培养这些大子,即使他们有归国的一天,也是如此。

“王之胸怀”九青感叹:“商帝王中,亦少有之,当是文成武达,目广授德。”

闻声九青的赞赏声,蜚廉厚声一乐。

目光中对九青多了些认同。

对于帝辛,他自幼相交,将帝辛当中挚友,此时帝辛为王,他亦将帝辛当作大兴之主。

“九青小卜比不少人都看得透彻,哈哈”

周围的大子们没有听清楚九青的低语,但蜚廉的笑声可丝毫不作伪,一些大子认为就是在拍蜚廉的马屁,以此拉拢蜚廉,不愧是小子抬上来的大子,众人暗自鄙夷。

其中崇吉听见身旁的一大子言论,被吓得往后又躲了躲。

那鄂弓见了呵笑一声,却继续整理着书册,对于九青,他自然有不满,但此时不是发恨的时候。

鄂弓垂眸:自己也不过是中子抬起的大子罢了。

微员倒是笑目不变,继续帮着册宫归纳书册,对蜚廉与九青的事情充耳不闻。

其余大子中,有人反驳:“一路上不知是谁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