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四章 李白遇着了懂诗的“灵魂伴侣”(3)

俩人会在月下散步,宗氏提着盏小灯笼,李白牵着她的手,聊着天上的月亮,聊着诗里的山河,聊着以后想一起去的地方——想去庐山看瀑布,想去敬亭山听松,想去洞庭湖边泛舟。

有次李白要去江南游历,走之前,宗氏帮他收拾行李,把他常穿的衣服叠好,又塞了包他爱吃的蜜饯,还把抄的道德经放进他包里:“路上要是想我了,就看看这本书,我在书里夹了片桂花,是梁园的。”

李白走了没几天,就开始想她。夜里住在客栈,他拿出宗氏抄的书,翻到夹着桂花的那页,桂花的香味还在,他就来了灵感,提笔写了首自代内赠——假装是宗氏,写她的思念:

“妾似井底桃,开花向谁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

写完自己先笑了,觉得这思念太真切,又赶紧把诗折好,寄回梁园。宗氏收到信,打开一看,笑着笑着就红了眼,提笔回了首诗,

说“君若归时,我在梁园等你,桂花还会开”。

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直到安史之乱爆发。

755年的冬天,安禄山的叛军打进了洛阳,长安也乱了。李白带着宗氏往江南逃,一路上兵荒马乱,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李白看着眼前的惨状,心里急得像火烧,他想报国,想平叛,可一个文人,能做什么?

后来永王李璘起兵,派人来请李白。李白觉得这是个机会,跟宗氏商量:“我去投奔永王,帮他平叛,等战乱平息了,咱们就能回梁园了。”

宗氏知道乱世危险,她懂李白的抱负,没拦着,只说:“你去,我等你。路上小心,别逞强。”

谁能想到,永王跟唐肃宗不合,没过多久,永王兵败,李白也被抓了起来,关进了浔阳监狱。

消息传到宗氏耳朵里,她差点晕过去。她没慌,擦干眼泪就开始奔走——她是宰相家的孙女,还有些旧人脉,她四处找人托关系,去见浔阳的官员,去求以前认识的权贵,把家里的积蓄都拿出来,只为能把李白救出来。

有次去见一个官员,那官员故意刁难她,说:“李白是叛党,你要是能写出首让我满意的诗,我就帮你想想办法。”宗氏没犹豫,当场就吟了首诗,诗里写满了对李白的信任,写满了对乱世的无奈,那官员被她的深情打动,真的帮她递了求情信。

终究是没能完全救出来——李白还是被判了流放夜郎。

送别的那天,浔阳的码头下着小雨。李白戴着枷锁,站在船头,看着岸上的宗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