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王昌龄:把风沙与冷暖写进诗里(4)

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把他跟孟浩然相提并论;

连后来的宋朝人,都把他的七绝当成范本,说“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

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读他的诗:读“秦时明月汉时关”,能想起边塞的苍凉;读“一片冰心在玉壶”,能想起他的风骨;读“忽见陌头杨柳色”,能想起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柔与遗憾。

有人说,王昌龄是“七绝圣手”。其实,他不是什么“圣手”,他就是个普通人——是个不想一辈子种地的少年,是个想替将士说话的读书人,是个就算被贬也不丢良心的小官,是个把喜怒哀乐、把人间的冷暖悲欢,都写进二十八个字里的诗人。

他的人生,就像他写的诗一样,短,却有力量。像边塞的月亮,冷,却能照透千年的时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