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的就是贺知章某次醉酒后的趣事。
那天他和张旭、李白在酒肆喝到深夜,骑马回家时醉得厉害,缰绳握不稳,马儿走得摇摇晃晃,像在船上颠簸。路过巷口的井时,他脚下一滑,竟摔进了井里。随从们吓得魂飞魄散,忙要下井救人,却听见井里传来均匀的鼾声——贺知章居然在井底睡着了。
后来这事传到玄宗耳朵里,皇帝非但没责怪他失仪,反而笑着说:“季真的狂,是真性情,比那些只会装模作样的官员可爱多了。”
贺知章的“狂”,从不是刻意的张扬,而是不被世俗束缚的自在。这种自在,在他初见李白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李白刚从蜀地来长安,穿着粗布青衫,在醉仙楼前吟“黄河之水天上来”。贺知章听见这诗,当即从楼上跑下来,拉着李白的手就往楼里走,还没等李白自我介绍,就拍着桌子喊:“你这不是人间的诗人,是天上贬下来的仙人啊!”
那天两人喝到天明,贺知章付账时才发现没带钱,直接解下腰间的金龟(玄宗赐的三品官配饰,比金鱼袋更贵重)递给伙计:“这个抵酒钱,剩下的你留着买糖吃。”
伙计捧着金龟,手都在抖——那金龟的壳是扬州巧匠用纯金打造的,里面还嵌着细碎的和田玉,光这物件,就够寻常人家过一辈子。
贺知章却满不在乎:“仙才难得,用个金龟换一场知己宴,值!”后来玄宗问起这事,贺知章还笑着说:“陛下赐金龟,是念老夫忠君;老夫用金龟换酒,是惜才。这都是盛唐的体面,不亏。”
除了“狂”,贺知章最让人称道的,是他的诗。他一生只留下19首诗,却首首都是“国民级”的佳作。
就连三岁孩童,都能背出他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当时他陪玄宗在兴庆宫赏柳,见春风拂过柳枝,新叶簌簌生长,想起越州老家的柳树,便随口吟出了这四句。没成想,这诗像长了翅膀,短短几天就传遍了长安,连宫里的嫔妃们,都在绣花时哼这几句。
有人问贺知章,为何能把春风写得这般鲜活。他笑着说:“不是老夫写得好,是春风本身就有趣。你看那春风,把柳丝剪成细叶,把桃花染成粉红,多像个手巧的裁缝啊!”
这般童心,在他晚年归乡时,化作了回乡偶书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