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李商隐:从抄书少年到落第才子(2)

传了出去。这时候的他,就像在黑暗里走了好久,终于看到了一点光——他知道,靠读书,他说不定真能让家里翻身。

遇到令狐楚:终于有了“伯乐”,却也埋下了“祸根”

真正改变李商隐命运的,是他遇到了令狐楚。

令狐楚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唐朝的大官,当过宰相,还是“牛党”(以牛僧孺为首的政治派别)的核心人物。他听说有个叫李商隐的少年很有才,就特意召见了他。一见面,令狐楚就让李商隐写篇文章,李商隐拿起笔,没一会儿就写好了。令狐楚一看,字写得漂亮,道理说得透彻,当场就拍了桌子:“好小子!跟我学写骈文(唐朝官场常用的文体),我教你!”

这对李商隐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令狐楚不仅教他写文章,还管他的吃穿用度,给他零花钱,让他安心准备科举。有时候令狐楚出差,还会带着李商隐,让他见见世面,跟其他官员认识认识。

李商隐特别感激令狐楚,把他当成亲爹一样对待。令狐楚也喜欢这个懂事又有才的孩子,常跟别人说:“商隐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文章越写越好,科举的底气也越来越足——他觉得,离“让家里好过点”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他没意识到,令狐楚的“牛党”身份,给他埋下了“祸根”。唐朝中后期的“牛李党争”,比现在的职场斗争狠多了:牛党和“李党”(以李德裕为首的派别),就像死对头,你提拔的人我就打压,你支持的政策我就反对,连跟对方走得近都不行。令狐楚是牛党大佬,李商隐跟着他,自然就被贴上了“牛党人”的标签——后来的一件事,让他彻底成了“两党都不待见”的人。

26岁中进士:刚高兴没几天,就栽进了党争的坑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26岁的李商隐考中了进士。放榜那天,他拿着榜单,手都在抖,第一时间跑回家报喜——娘抱着他哭了,弟弟妹妹围着他笑,家里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

高兴的日子还没过去,麻烦就来了。他在一次宴会上,认识了李党官员王茂元。王茂元特别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不仅跟他聊得很投机,还想把女儿嫁给她。

李商隐当时没多想:王茂元是大官,人又好,他的女儿肯定也不错;而且刚中进士,要是能娶王茂元的女儿,对仕途也有帮助。于是,他就答应了这门亲事,风风光光地娶了王氏。

这桩婚事,在牛党眼里,就是“忘恩负义”——你李商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