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杜牧:晚唐诗坛最“俊爽”的光(3)

忆扬州岁月写的。年轻时他在扬州当幕僚,确实过得挺“潇洒”——天天跟朋友喝酒,看歌女跳舞,日子过得跟做梦似的。可后来他老了,回想那段日子,心里不是炫耀,是有点后悔,还有点对理想没实现的怅惘。

“十年一觉扬州梦”:十年啊,跟做了场梦似的,醒来啥都没留下;“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落了个“对歌女不专一”的名声,想干的“削平藩镇”的大事,一件都没成。这话里有自嘲,有遗憾,还有点无奈——就像人们回忆年轻时候,也会说“那时候光顾着玩了,正事没干成”,特别真实。

杜牧的抒情诗,好就好在“不装”。他不把自己塑造成“完美君子”,也不故意卖惨,开心就是开心,后悔就是后悔,难受就是难受。这种“真实”,在晚唐那些爱写“无病**”的诗人里,显得特别可贵。

写景诗:不是光写美,景里藏着人生劲儿

开头说的“停车坐爱枫林晚”,其实只是杜牧写景诗的“冰山一角”。他的写景诗不光画面美,还藏着他的人生态度——不是单纯地“看风景”,是借风景说想法,读着美,品着有劲儿。

先看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你以为他就是觉得枫叶好看,才停车?不对!晚唐那会儿,很多诗人写秋天都透着一股“悲凉”,比如“万里悲秋常作客”,可杜牧偏不。他写的秋天,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经了霜的枫叶,比春天的花还红、还艳!

这哪里是写枫叶?是写他人生态度:就算身处晚唐这个“寒冬”,就算理想没实现,也不能消沉,要像枫叶一样,经点挫折反而更有劲儿、更出彩。这种积极向上的劲儿,在晚唐的“悲秋”诗里,就像一束光,特别亮眼。

再看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写江南春天,画面感绝了——千里之外都是黄莺叫,绿树红花相映,水边的村子、山上的城郭,酒旗在风里飘;还有南朝留下的几百座寺庙,在烟雨中若隐若现。读着这首诗,就像打开了一幅江南春画,连风的味道、雨的湿气都能感觉到。

杜牧不只是写春景。“南朝四百八十寺”是有说法的——南朝的皇帝信佛,建了好多寺庙,花了好多钱,最后国家还是亡了。他写这个,是在提醒晚唐的皇帝:别学南朝,光靠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