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情丝织诗:李贺笔下的风月与泪痕(3)

年的冬天,昌谷下了场大雪,把李家的老房子盖得严严实实。李贺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手里拿着妻子生前缝的香囊,香囊上的鸳鸯已经褪色,他还是舍不得放手。妻子走了三个月了,他还是习惯在吃饭时,多摆一双筷子,在睡觉前,多铺一床被子。

那天晚上,他睡不着,起来在后园里凿井。寒风像刀子一样割着他的脸,他一点也不觉得冷。他想起妻子生前总说,后园的井水甜,想凿口井,方便浇花。现在井快凿成了,妻子却不在了。他站在井边,看着井底的月光,想起了荀奉倩的故事——荀奉倩的妻子病了,他就跑到院子里,把自己冻得冰凉,再回来给妻子降温,最后妻子还是走了,他也因为悲伤过度,没多久就去世了。

“情若何,荀奉倩。”李贺轻声念着,眼泪掉进了井里,溅起一圈圈涟漪。他觉得自己就是荀奉倩,愿意为妻子付出一切,可到头来,还是留不住她。他掏出纸笔,借着雪光,写下后园凿井歌: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丝声浅。情若何,荀奉倩。”

他把深情,把对妻子的思念,都藏在了这个典故里,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却比任何悲伤的句子都让人动容。

妻子生前最喜欢他写的乐府诗,尤其是那首渌水辞。有次她拿着诗稿,轻声念着“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笑着问他:“这里的‘阿侯’,是不是我?”李贺把她搂在怀里,说:“你就是我的‘倾城色’,是我诗里的一切。”现在想起这些话,李贺的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他找出那首渌水辞,在旁边添了句“阿侯已去无踪迹,空留风月照渌水”,墨迹被眼泪晕开,像一幅模糊的画。

妻子走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李贺带着她最喜欢的菖蒲花,去了她的坟前。坟上的草已经长出来了,绿油油的,像她生前喜欢的样子。他把菖蒲花放在坟头,轻声念着大堤曲:“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他知道,妻子的青春,永远停留在了最美的年华,而他的思念,会像后园的井水,永远流淌着。

那天晚上,他梦见妻子回来了,还是穿着蓝布衫,梳着双丫髻,手里拿着一朵菖蒲花,笑着对他说:“你的诗,我都看见了,写得真好。”李贺想抓住她的手,可一伸手,却什么也没有。醒来时,他的手里还攥着那个褪色的香囊,窗外的雪还在下,把后园的井,盖成了一个白色的梦。

后来沈子明来看他,看见他的诗稿里,满是关于爱情的句子,有清新的风月,有青春的挽留,有悼亡的深情。沈子明忍不住说:“你的诗里,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