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没有了

第143章 薛涛:和元稹的刻骨爱恋(5)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都。”

诗里的“先生”,指的就是薛涛——在那个年代,能被人称为“先生”的女子,可没几个。

薛涛跟这些诗人交往,从来不是靠奉承讨好,而是靠实打实的才华。他们聊诗时,她敢指出对方诗句里的不足;对方夸她时,她也不谦虚,会笑着说“这句我确实写得好”。她从不因为是乐籍女子就自卑,也不因为对方是大诗人就恭维——这种平等又真诚的相处方式,让她在诗坛里收获了一堆真心朋友。

那段日子,薛涛的小院总是很热闹。有时候是张籍路过,来喝杯茶聊诗;有时候是王建寄信来,跟她讨教诗句;有时候是白居易托人带礼物,送她长安的新茶。虽然元稹的离开让她心里有点空,但这些朋友的陪伴,让她的日子依旧过得有滋有味。

她还是会每天写诗,用自己染的彩笺,写蜀中的山水,写身边的趣事,写心里的感触。她的诗里,没有了年轻时的青涩,也没有了失恋后的伤感,多了几分通透和从容。就像她写的“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虽然经历了那么多,可她依然爱着诗,爱着生活。

后来有人问薛涛:“你跟这么多大诗人交朋友,最难忘的是谁?”

薛涛笑着说:“每个朋友都难忘。元稹让我懂了什么是爱恋,白居易让我懂了什么是知己,张籍、王建让我懂了什么是真诚。他们都是我人生里的光,照亮过我走过的路。”

薛涛这一辈子,虽然命运坎坷,从长安神童落到乐籍,她凭着自己的才华,在诗坛里闯出了一片天。她不是依附男诗人的“红颜祸水”,也不是故作清高的“世外高人”——她就是薛涛,一个敢爱敢恨、能写能聊的蜀中才女,一个在诗酒风流的唐朝里,靠着自己活成“顶流”的独特存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没有了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