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东昌之劫,死地求生(3)

得一败涂地,你的大将张玉会死,你别去攻打东昌?

朱棣会相信吗?

一个刚刚在白沟河取得大胜、自信心极度膨胀的统帅,会相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的预言?

他只会认为自己是在妖言惑众、扰乱军心,一刀将自己砍了都算轻的。

直接前去救援?他手下仅有三百奔雷营士兵,在那种数十万人的大会战中,投入进去连个浪花都激不起来。

硬碰硬绝对不可行,必须用计!

朱岩在房间里疯狂地踱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

沙盘推演的每一个细节,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盛庸的车阵、朱棣的骄傲、张玉的死战。

一个个关键节点,串联成线。

有了!一个无比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釜底抽薪!不,比釜底抽薪更为狠辣!他要做的,是在盛庸的釜底,再添一把火!

他要让盛庸的车阵,变成烤死他自己的铁棺材!

朱岩冲到书桌前,铺开一张白纸,提起笔,手却微微颤抖。

他要书写的,并非一封信,也不是一道奏折,而是一份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剧本!

他深吸一口气,落笔如飞。

论南军盛庸车阵之破法及东昌决胜方略

他未写任何关于预言的内容,通篇皆以一个军事参谋的口吻,进行纯粹的兵法推演和战术分析。

其一,他详细剖析了盛庸可能采用的战术。

他结合历史记载中,宋代对抗金国铁骑时用过的叠阵和车阵,洋洋洒洒撰写数千字,分析这种战阵的优点和致命缺点。

优点是防御坚固,可克制骑兵冲锋;缺点是机动力差,惧怕火攻,且对地形要求极高!

其二,他依据沙盘推演出的地形,精准地指出了东昌府附近,最适合盛庸布下车阵的几个地点,并分析了每个地点的优劣。

其三,也是最为核心的,他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破阵之法。

“围魏救赵,中心开花!”

他建议,朱棣不必亲自率领主力去冲击盛庸的车阵。

只需派遣一员猛将,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携带大量引火之物,从战场的侧翼,利用地形掩护,绕到南军的后方。

南军的主力,必然都集中在正面战场。

他们的后方,尤其是负责后勤补给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