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226 章 赋税(2)

于韩夫子和马秀才的争执,似乎暂时被搁置了,沉到了每日沾枕即睡的疲惫之下。

连续两日高强度的抢收下来,即便是石生这样的汉子,也感到了明显的疲惫。柳月娘亦是如此。

一旁的邙峥有些不解,对着石生夫妇说道:“我看这两日着实辛苦。既然手头宽裕了,何不雇些人手来帮忙?这抢收虽要紧,也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伤了身体反倒不值。”

石生闻言,停下手中的动作,用汗巾擦了擦额角的汗,“多谢邙先生关心。雇人眼下这节骨眼,家家户户都在抢收自家的麦子,村里是寻不到闲人的。若去镇上雇,一来一回耽误工夫不说,也未必能找到熟手。咱们自己还能动弹,紧一紧也就过去了。”

柳月娘也接口道:“是啊邙先生,累是累了点,但看着麦子顺顺当当收回来,心里踏实。再说,接下来还得抢着种夏粟、豆子,一刻也闲不下来。等双抢结束就好了。”

见夫妻二人态度坚决,邙峥便不再多言。

夜深了,石生一家早已歇下,院子里只剩下邙峥和白未晞。月光如水,洒在两人身上。

邙峥望着石生夫妇房间那扇已然熄灯的窗户,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与感慨,对身旁一直沉默的白未晞说道:

“我观他们,并非吝啬之人。你赠予的那些财宝,足以让他们立刻摆脱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雇上长工、仆役,过上远比现在优渥轻松的日子。可他们似乎还未动过那般念头。。”

白未晞安静地听着,过了片刻,她才缓缓开口,“对他们而言,土地里长出的,不只是粮食。”

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更准确的表达,“是根。”

邙峥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经过二十余天,麦子晒得差不多了,赋税的日子也到了。

这一日,村口的路上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轧轧声。不是一辆,而是好几辆牛车,在几名穿着皂隶公服、腰间佩着短棍的差役护送下,缓缓驶入了青溪村。

为首的一名税吏,面容精干,穿着一身略显陈旧的青色公服,身后跟着两名拿着账册和算盘的书办。

老村长林茂早已带着村民们在打谷场边等候。见到税吏一行人,林茂连忙迎了上去,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容:“冯税使,一路辛苦。”

那姓冯的税使显然与林茂相熟,拱手还礼:“林老村长,又是麦收时节,叨扰了。”他的目光扫过打谷场上那些堆积如小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