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徐贞观(6)

口滑落,露出一截白皙如玉的皓腕,纤指如葱,以标准指法握一杆粗大金毛狼毫。

大虞女帝,徐贞观!

赵都安望见女帝瞬间,大脑短暂失神,恍惚间,仿佛回忆起昔日玄门政变,那个大雪覆满宫城的日子。

当时身处乱军之中的小禁军远眺宫门,瞥见的三皇女却是盛装打扮:

头戴凤冠,身披大红霞帔,金玉外悬,盛装出席般驾临于风雪中,手中一柄玉龙剑横扫,千军辟易,贵气威严。

血脉偾张,心跳如擂鼓

赵都安轻咬舌尖,强迫自己垂下视线,心中暗骂,经过了斗阴阅美无数熏陶的自己,何至于此?

旋即意识到,大概是原主残存本能作祟。

当初的小禁军,压根不是押宝站队,之所以投靠三皇女,纯粹是被颜值吸引,色授魂与。

这小白脸馋人身子,下贱!

赵都安自我批评之际,案旁女帝头也未抬,淡淡道:

“磨墨。”

“是!”

赵都安略感诧异,但还是绕至案旁,替女子皇帝磨墨。

因距离拉近,更有一股清幽香气萦绕鼻端,令人心猿意马。

君臣二人,一个批阅,一个磨墨奉笔,房间中沉默安静的唯有纸张沙沙声。

良久。

徐贞观忽地头也不抬说道:“方才相国来见朕,你可知缘由?”

她的嗓音颇有质感,略带磁性,令赵都安想起前世声优。

赵都安磨墨动作一顿,神态如常:

“微臣斗胆问询,这才略知晓一二,相国大人似为改稻之事呈献良策?”

凭借前世经验,电光火石间,他已意识到,年长宫女恐怕已将自己“行贿”一事如实禀告女皇帝。

这时候,装傻充楞绝不可取,坦诚回答才是正确操作。

徐贞观“恩”了一声,似乎对他的回答颇为满意,只是听到后半句,略带感慨地道:

“相国来见朕,说翰林院有一良才献上一策,可解淮水农田被毁之局。”

“果有破局之法?不知是何手段?”赵都安佯作好奇。

徐贞观隐隐“呵”了一声,意味难明吐出八个字:

“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以改兼赈!

得益于前世吃皇粮时,身为大秘的见多识广,以及古装历史剧的阅片经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