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8章、乾隆:圣祖第二,谁敢第一?朱厚照:朕比康熙不差!(3)

的!反正朕绝对不允许,他在我大明之后,入主中原!”

朱厚照盯着天幕,对此发誓。

自然,朱元璋、朱棣等皇帝听到第三个外族入主中原王朝的消息,也和朱厚照一样的担忧和反应,他们绝对不让大清在大明之后。

只是可惜,有些事情,注定事与愿违。

“第二,康熙的其他方面的成就,尤其是数学方面。他除了不会微积分等大学数学之外,高中生的数学,都难不倒他!他本人精通几何和代数,设计“康熙算法”用于土地丈量,主持编纂数理精蕴是中国首部系统数学著作。”

课堂上,林啸把康熙相关学术上的成就一一列出。

“第三,康熙还在天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通过实测推翻传统历法误差,主导完成时宪历,精度远超明代大统历。”

“第四,医学上推广金鸡纳霜治疗疟疾,建立皇家医学实验室,推动中西医结合研究(疟疾防治考,他本人更是参与解剖尸体等。”

“第五,在工程技术,全国测绘等方面,采用经纬度测绘法,误差仅0.5,领先欧洲30年,在水利方面,运用几何学原理治理黄河,设计“分流减淤”方案,保障漕运40年畅通”

“第六,宗教方面甚至他与莱布尼茨通讯讨论二进制与易经等等!甚至将朱熹的理学与牛顿的力学并置研究等等”

“总之,康熙经历的是帝王教育的终极形态,是中国帝王唯一的皇帝科学家,也堪称古代君主学术的天花板!”

“他的见识,更是不低于同时期的欧洲君主!”

林啸一边讲解,一边展示ppt,学生们惊讶地发现,一页ppt根本列不完康熙在学术上的成就与贡献。

“什么这康熙那么厉害?”

“他甚至都与莱布尼茨通信了!”

“那怎么大清还这么拉跨?”

“不会吧”

只是,知道康熙如此厉害之后,同学们反而更加诧异。在他们的认知里,拥有如此超前学识的康熙,本应带领大清走向辉煌,可现实却并非如此。

这对同学们的认知,又是一阵颠覆。

“很简单,这些东西正是因为康熙深入了解后,知道会对他们的统治,造成怎样的颠覆,再加上,当时的大清,也依旧是属于世界前列的帝国,并不需要额外多出这些东西,他们就闭关锁国了。”

“康熙也没有把他从皇家之外,流传出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