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亮后再进入附近构筑的国防工事布防。
镇子不大,一条青石板主街,两旁是低矮的木楼或石楼。
镇政府被一块围墙围起来,里面是一栋两层的砖楼。
里面已经空无一人,这些基层官员早就在淞沪会战爆发后不久就已经跑到了金陵城内。
将这里设置为师部后,林晏来到镇外,生产了358个苏军征召步兵班和对应的军装和武器。
将其中288个步兵班按照其他两个苏军团的配置组成73旅719团,剩下70个步兵班补充进73旅的补充第一团。
这个补充兵团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伤亡接近七百,几乎是整个团的三分之一。
尽管他们训练的时间比较长,但是面对鬼子,战损比还是有些大。
重武器暂时没有给苏军新团配备上,这个步兵团还是在这段时间先训练,后面再慢慢参加战斗积攒经验。
如此,38师的现有作战人员达到了两万人左右。
11月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国联会议如期召开。德日两国双双缺席,留下会场一片微妙的气氛。
其他几个国家的代表对视一眼,忍了。
而远在金陵的光头还满怀期待,盼望着列强能够出手干预,将侵略者绳之以正义。
同一天清晨,福山镇的居民推开家门,发现镇口公告栏前已围满了人。
一张墨迹未干的布告宣告着第38师正式驻防本镇。
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尽管战火已燃数月,直到此刻,看着一队队荷枪实弹的士兵在镇中巡逻,他们才真切地感受到,战争已逼近家门。
不过,38师士兵背后整齐佩戴的大刀,以及他们魁梧挺拔的身姿,无形中给镇民带来了一丝踏实。
有这样的精锐部队守着,福山镇应该是固若金汤了。
镇民们态度有些冷淡,甚至是有些害怕这些士兵,很快就回到家里关紧大门,不敢出来。
林晏派人一家家问,并许诺给与一些吃食,这才寻来一些镇民作为向导,指挥各营分批进入镇外预设的防御工事。
他也不知道为啥福山镇的人都是这个态度,不过想来应该是有其他部队进镇子,做了一些什么不好的事情罢了。
让林晏感到奇怪的是,按照布防计划,福山镇本应有一支50人的保安团预备小队驻守并负责日常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