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的梦境回到了他大学毕业回家探亲路过老部队,又回老部队的情景:
他先去找了朱贵友,两人一起回忆完了在干部灶当炊事员的那些事情后,他看了下手表,已经上午八点半了,今天是礼拜天,他估计俞股长已经起床了,于是他去了趟俞股长家。
俞股长已经升任场站政治处主任啦。
他问争华:“听说你分到了海军某部在南海上的一个小岛上工作?”
“是啊,我的工作单位是岛上的雷达站,我主要负责维护岛上的通信和雷达设施。”争华说。
“这样你离家就更远啦。”俞主任说。
“是啊,这次回家探家,路过这里,我就顺便来看看老战友和老首长。”
“你什么时候来的,在哪住着?”俞主任关切地问。
“我昨天下午来的,住在小朱宿舍,昨晚想过来玩,坐车累了,早睡了。”
“中午在我这吃饭吧,把小朱也叫过来。”俞主任笑着说。
然后他给军人服务社打了个电话,让妻子姜玲买点肉和青菜回来,说争华来了。
姜玲早早买了肉和菜回家做饭。
中午,俞主任和自己的两个兵吃了顿饭。
小朱和俞主任喝了两瓶五粮液。争华只喝了一瓶青岛啤酒。
午饭后,争华又来到琼丽家,茹老师退休了,头发已经花白了。
“茹老师,我来看您啦。”一进家门,争华就亲切、激动地说。
“你大学毕业分到哪里工作啦?”茹老师慈祥地问。
“茹老师,我分到南海舰队的一个小岛上工作啦。”争华说,然后从挎包里拿出两本书来说:“茹老师,琼丽的小说青春的季节我已经帮她出版了。”
“太感谢你了争华,我知道你为帮她出版这本书费了很多周折。”茹老师感激地说。
“我利用暑假和寒假连着跑了十几家出版社,他们都不愿出版,怕担风险。最后这家出版社的主编看完书稿后,给我打电话,让我去谈谈。于是,我就去了。我跟他谈了琼丽对这部小说所倾注的艰辛和热情,以及琼丽患病和不幸去世的事,最后主编跟我签了出版合同。”
争华把一万元的稿费留给了茹老师。
茹老师不要:“你留着用吧争华,你为给她出版这本书没有花钱,这笔稿费也算是对你的一点补偿。”
“茹老师,你一定收下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