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现象——我们的大脑在睡眠中,会尝试去处理和整合那些我们在清醒时或许没有足够时间、空间或心理能量去彻底消化的重大情感经历。
“它就像一个夜间的‘后台数据处理程序’。你反复梦到的这些内容,恰恰说明你的心智正在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试图为这段经历找到一个可以‘存放’或‘理解’的位置。”
“嗯,”江静知轻轻点头,收敛了一下情绪,声音比刚才稳定了一些,“我以前觉得这只是重复的噩梦但您这样一说,它好像变得有意义了。”
金老师顺势温和地引导她,将她熟悉的“分析”能力引入对梦境的探索:“如果我们把这个梦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样本’,你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尝试‘分析’一下它的某些‘参数’?
“比如,梦里的你,大概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是像现在一样成熟,还是更小?梦中最常出现的场景片段是什么?是父母争吵的画面,是他们告诉你决定的那一刻,还是其他瞬间?而最重要是,在梦里,那个当年的你,最主要的‘感受’、‘任务’或‘反应’是什么?是试图阻止?是躲在角落?还是麻木地旁观?”
江静知陷入短暂的回忆,眼神微微颤动,但她没有回避,而是努力调动自己的观察能力:“梦里我好像是高中,或者更小一些最常出现的不是争吵的画面,而是他们转身离开之后的那种寂静我的反应,是哭泣,还有愣在原地,说不出话,也动不了像被暂停了。”
接下来,金老师用温柔而清晰的话语,帮助她将过去的体验与现在的行为模式联系起来:“根据你刚才的描述,我产生一个假设:那种梦中‘无力表达、无法动弹’的冻结感,是否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今天生活中的你?
“比如,它是否让你更倾向于凡事依靠自己、减少情感上的依赖,因为‘依靠’可能会唤起那种无法掌控的脆弱?它是否也让你在取得像高考这样的成功时,内心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受,因为这份喜悦似乎与家庭的破碎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江静知沉默了半晌,缓缓点头:“是的我现在明白了,我表现出来的过度自主、难以信任,甚至把情感和成就割裂开来,并不只是当下的选择,也是在无意识地重复和应对过去的感受。而我真正需要做的,是理解这一切的来源,才能解放现在的自己,走向更自由的未来。”
“这是一个非常清晰和勇敢的觉察!”金老师带着欣慰的语气肯定了她,“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一种叫做‘意象重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