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真舍不得您。”妙真心里泛起酸涩。
仇娘子的行李也都收拾好了,外面是她弟弟仇御史派来的几个仆妇还有护卫,俱是十分精干。她都是悄悄走的,也没有告诉别人真切的日子,若非妙真她们住马家隔壁,还不知晓。
“妙真,你是个好学上进的孩子,文章作的好,诗词也是不错,上回我让你大家管着学里的账,也唯独只有你管的一丝不苟。我家祖籍扬州,日后你有事可以跟我写信。”说罢,又给了一处地址给她。
妙真小心收好,又跪下来磕了一个头:“师恩深重,弟子无以为报,只望将来山水有相逢,弟子再服侍先生。”
等娘俩回去,才发现徐老太和包氏一起来了。
包氏先堆着笑问:“嫂嫂和侄女儿去哪里了?”
“去隔壁马家,真真的老师要走了,我们去送些东西,人家教了我们一处,总不能空手。”梅氏知道她们无事不登三宝殿,也先不问,让丫头们沏茶来。
徐老太见二儿子出息了,如今讨好的却是梅氏,心里不服:“你们这里倒是比你三弟他们强,就连我也不受用呢,又有下人伺候,又住这么大宅子,我们都没有你这么大的福气。”
梅氏就不接话了,她想徐老太也好意思说,成日帮老三家的忙,一到养老就想起自家了。
在一旁的妙真却笑道:“祖母,三叔家里生意那样好,日后自然会置办宅子,您怎么当着三婶的面说这些?”
因妙真打了个岔,三婶立马阴阳起来:“我们哪里比得上你们这里,我们家里人多,花费也多。”
“也是,说起人少,还是大伯家人少。”妙真知晓这三婶既要祖父母在铺子里做免费劳动力,人家多吃她多一口饭,她还要计较。
故而,她也把大房拿出来说,自家爹非长子,也不需要爷奶帮忙,还来这里诟病什么。
包氏见这侄女言语弹压自己,一时却又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看着梅氏开门见山,依旧是故技重施:“二嫂,是这样的,家里公爹应下巩家的亲事,只是那边要咱们陪嫁一百五十贯。爹娘年纪大了,想让我们三家平分,一家五十贯。”
其实包氏当然是指望大房二房都出了,剩下五十贯,让公婆自己拿出来,反正两个老的吃住在三房,也不敢对外面说他们的不是。
梅氏愕然。
徐二鹏闻言是大发雷霆:“爹做的事情也真是不像话,一个织户也不是什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