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还是政治上,他们差点攻占了巴黎。”
“所以,让他们赔偿损失是应该的,这是他们应付的代价。”
表面看起来这是在为法兰西鸣不平争利益,实际上却是在分化法德两国,包括赔款也是。
150亿美元,让法兰西一跃成为赔款最高国家。
如果夏尔答应了,德国的矛头马上会从英国指向法国。
甚至法国还会背上“背信弃义”的恶名:原本已签下了20亿美元赔款的文件,现在却要求更多。
夏尔一语双关:“我无法拒绝,是吗?”
军需大臣“呵呵”笑着点头:“可以这么说。”
拒绝,就代表你们海上的贸易将会一直处于被封锁的状态,你们能撑多久?
夏尔点头,语带沮丧:“我需要把这件事向政府报告,然后由他们决定,虽然只是个形式。”
“当然。”军需大臣做出个“请”的手势。
克里雍大饭店,克雷孟梭的“国联会议”还在进行。
他向各国代表们痛陈英国这些年为保证自己霸主地位发动的战争和干的丑事,包括挑拨欧洲各国间的内斗。
各国代表纷纷响应。
这是他们的亲身经历,他们心知肚明,只是之前不敢放在明面上说。
这时秘书走了进来,他附在克雷孟梭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再交给他一份文件。
克雷孟梭拿过文件翻了翻,心情沉重的叹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他拿着文件朝各国代表扬了扬:
“先生们,此时英国军需大臣正在旁蒂赛堡与夏尔会谈。”
“讨论的就是这份合同,你们永远也猜不到英国人的条件是什么。”
“英国希望法兰西能更改对德赔款,将它提到150亿美元。”
会场一片哗然。
有些反应慢的甚至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英国替法兰西出头让它提高赔款金额?
“很明显。”克雷孟梭举着手中的“罪证”痛斥:
“英国人是在拉拢法兰西,他们希望用这150亿美元贿赂法兰西让我们重新站在英国一边。”
“这是威逼利诱,他们在海军封锁打压法兰西的同时又抛出这么大的利益。”
“只要法兰西愿意接受,所有的问题就没了,剩下的就只有利益。”
各国代表骚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