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计较已定,对着张有福使了个眼色。张有福忙站起来,寻了个理由出去了。
双方压低声音,始秘议。
王兆敏一开始只答应县会对此事采取默认的态度,但是德嗣坚决不答应,再他看来默许和拒绝根本就是一码事,以另一个时空的经验来说,默许就是为以后的禁止留下伏笔。虽然这并不妨碍到穿越方本身,但是各村寨就会有一定的顾虑。
最后双方达协议:穿越方组织团练联防之事,县里不再阻挠。但是牵头人不能以穿越方的名义,必须用某个村落的保长这个不难,德嗣提议由大美村来提议牵头。呈上来之后,县里用印照准。
穿越方承诺:负责县里海盗的防御,组织剿匪,维持四乡平安。同时不干涉县衙执行其日常行政事务,必要时还将协助县衙进行某些工作。如秋粮征收。如果县里生夏、秋粮不能完成税赋的情况,穿越方将给予援助援助的方式再议。
穿越掌握的马袅盐场的食盐税赋和各项杂额继续缴纳,每年另外再加缴“额外”一百两,作为县里的杂费开支。东门市每年缴纳杂税十两,由县衙东门市“牙贴”,承认东门市的市集地位。
双方约定,越集团在在剿匪、抵御海盗所获取的级全部归县衙所有,缴获的印信、符号、旗帜、书同理。其他战利品归穿越方所有。
如果:柏愿意回博铺去当他的巡检司,穿越方同意他返回。还会他另起一座衙门,并配十二个弓手他。其一应杂费开支由穿越方承担。
县衙在法律范围内将给予穿越方一切方便,如捕捉逃奴、追拿欠债佃户、房产田地过户等方面。因为穿越方上没有大明户籍。王兆敏建议在百仞城设一个百仞村,到县里来编个七八户人家的户籍就好。这样穿越方就算是有了法律主体,否则各种书、契约都没法写。
最后,自然就是个人好处的讨论了,王兆敏对此极其上心,不但替自己争取很积极,为东翁也努力的大加筹码。
讨价还价一番之后,德嗣答应:给予王师爷白银三百两,吴县令白银一千两。双方还达成了合伙在临高县城内和全临高十四个市集卖盐的协议。穿越方负责供货,至于私变官的手续和销售,由王师爷处理,双方五五分账。
为了避嫌,双方约定,以张有福作为联络人传递消息,如有需要面谈,会谈地点就定在张有福家。
最后王兆敏还劝说德嗣等人,以后如果要在县境内活动,最好去了他们这短衣的装束,免得过于触目。德嗣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