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节 议和(一)(2)

都会举办这样一次会议,用来交换情报互通声气。以便有效的分析利用情报,也能够随时借用其他部门的资源。

这一制度因为运行有效,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此刻,会议室里济济一堂,外情局、侦察总局、政保局和国家警察这“四大金刚”都在,还添上了新成立不久的护卫总局。按照管理,商贸部门也有人列席会议。

“那在于什么?”

“在于朝廷的面子。”王鼎笑道。“征髡就是崇祯维护面子的行为。这个问题当初我们已进分析过了。朝廷不可能对我们攻略两广的行动熟视无睹的。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被我们轻而易举的拿走了两个,朝廷颜面扫地,若没有点行动,这朝廷还有人会当回事吗?就算会失败,这仗也非打不可――这是态度问题。”

“失败了岂不是更丢面子。”

“可以打败仗,不能认输嘛。”李炎说,“这个道理大伙都明白。”

江山笑了笑,说:“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他清了下嗓子,“综合各方面的情报,我们认为大明朝廷在为议和做准备。”

会议室里微微起了一点波澜。在座都是情治单位工作人员,对尔虞我诈,口蜜腹剑,声东击西这些套路再熟悉不过。但是“议和”这个词还是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议和好不好,好。明廷和元老院都有议和的意思。一个想借以获得喘息之机,集中力量处理后金和农民军;另一个当然是实践“高筑墙,广积粮”战略,缓和外部环境争取发展空间,还能能过贸易搞渗透。双方的目的,都想争取更多的备战时间。

但是,17世纪东亚的国际关系是宗藩朝贡体制。中国中原政权成为一元的中心,各朝贡国承认这一中心地位,构成中央政权的外藩。宗藩关系所蕴含的也不仅仅是国际关系,该关系的基础是华夷秩序。以中国为“华”、周边国家为“夷”。

名义问题成了无法逾越的阻碍。

让元老院认明朝做宗主,这不可能。

让明朝接受元老院和和它平等地位,明朝也接受不了。

澳门的葡萄牙人情况特殊,严格来澳门只是他们在借住客居,明朝官府一直都存在。

在皇上和大臣眼里,他们可以接受髡贼是华夏苗裔的说法,但同时,在他们看来,髡贼久居海外,不识天朝礼仪,已和海外蛮夷无异。让明朝和这个政治实体平起平做。严重违背明朝的政治正确。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