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3章 局中局(3)

。”“而你,只需要保证收成就好。”

“棉花需要时时看守,土地松软,湿度,都能影响收成。农桑一道我并不贯通,你当寻能人来辅佐你成事。”

陈佑民如梦初醒,连连躬身,“侯爷英明,下官愚钝了。下官归去之后,定然不会成了侯爷的累赘,必定亲身下地耕田。”

陈佑民伏低的身子,脑门似是都要磕在岳凌的桌案上。

岳凌又抬手轻拍了下陈佑民的肩头,安抚道:“这一年沧州能否过冬,你南皮发展的好与坏便就决定了一半,我对你寄予厚望。”

陈佑民心底又是一惊,“侯爷这么多安排,南皮竟才占半数,侯爷是还有别的后手?真是了不得,沧州真是迎来了青天大老爷。”

见陈佑民眉间带喜,岳凌又笑着与贾芸道:“去从府里取一匹布来赠与陈县令,好让他回去裁一身新衣。”

两人在台上窃窃私语,实在令下方其他各镇的官员看得发愣。

只因陈佑民一直是各镇中腰杆最硬的,从不摧眉折腰,迎合上官。犹记在朴、吉二人当政期间,便是在百般刁难之下,也未允沧州豪商将南皮的良田买了去。

而当下,他对岳凌毕恭毕敬的态度实在让人感觉陌生。

“你们可知陈县令是什么品?”

“方才听上面小吏的话,似是上品。”

众人又是一片愕然。

“上品都得卑躬屈膝到这个地步,那中品,下品呢?我们怎么办?”

有人摇头叹息道:“自求多福吧。”

岳凌在后堂忙碌了一整日,先将八县县令评了个优劣,后续还要追究县令之下官员的是非。

第一日一忙便是入夜,岳凌仍在案牍之上翻阅着文书。

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往来八县实地考察,只能通过文书来细细辨认各县的情况,从而能制定更为贴切的发展计划。

对照着一本有关盐业的书,岳凌思绪万千。

“若是发展盐业,在海边晾晒海盐是最好的办法。渤海湾地势平坦,选择滩涂来做晾晒海盐的盐田正是合适。而且即将临夏,也该到了晾晒海盐最便利的时候了。”

“如此兴修潮沟、潮闸引海水入池,准备卤水才是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有开通商路的问题”

相较于井盐,海盐的弊端在于口味不佳,其中杂质偏多,好处在于方便运输,而且产量高。简易提纯的方法并不难,经常穿越都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