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证。这是他们按了手印的联名血书。”
齐文昊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血书。
上面每一个指印,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血泪。
他的目光冷了下来。
赵员外。
漕运帮。
丞相。
望江县的一个土财主,竟然也是这张大网的一部分。
这些罪证,和手里的科举舞弊案连在一起,就成了证明漕运帮资金来源的新证据。
这下,证据更完整了。
“你们做得很好。”齐文昊把东西小心收好,郑重的说道。
“对了,兄长。”李云婉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我们来的路上,听护送我们的商队闲聊时说起一件事。”
她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下思路。
“他们说,最近京城周边的粮价,有些不对劲。”
“官仓明明还在放粮,市面上的米价却一天比一天高。他们跑了几个镇子,发现很多粮商的米铺都关了门,说是没粮可卖。”
“但商队里有经验的老人说,这是有人在暗中囤积粮食,故意抬高价格。”
李云婉只是把自己听到的消息,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可这几句话,让齐文昊心里一震。
齐文昊的脸色,猛地一变。
科举舞弊,是为了安插自己人,掌控朝堂。那囤积粮食,哄抬粮价,又是为了什么?
一旦粮价失控,百姓吃不上饭,京城就要出大乱子。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盯住了墙上的京城地图。
他一下子想通了,联想到刚进京城时他在城门口看到的那张官府告示。
告示上说,为了平抑粮价,官仓已经开仓放粮。
可李云婉带来的消息却是,市面上的米价,一天比一天高。
官仓明明在放粮,米价却还在涨,这太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