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15章 衷肠依旧(3)

站着的李衮师开口询问李商隐,李商隐抬头看去,但见李衮师、陆龟蒙等人纷纷看着他。

“殿下不喜操办,更何况多事之秋,还是不要大张旗鼓。”

李商隐可是清楚,这洛阳城内有多少人不希望刘继隆回来。

只是令他们失望的是,刘继隆不仅要回来,而且还是带着讨平天下这份功绩返回的。

“既是如此,那陛下那边是否要派人走动走动?”

陆龟蒙眼见李商隐如此说,便主动提起了李佾的事情。

对于他所说的事情,堂内十余名职官心知肚明。

若非刘继隆不愿,此前讨平河北后,百官就应该劝进刘继隆了。

如今虽说拖了一年有余,但好在天下已经承平,这事情也就不用拖了。

不过相比较这些青壮派,李商隐的意见还是以保守为主。

“此事,待殿下返回洛阳,老夫自然会亲自前往,旁敲侧击后再行决断。”

他的回答令众人十分满意,毕竟一年多都等过来了,也不用在意这短短两个月了。

“今年夏税,应该能收回多少钱粮赋税?”

李商隐眼见众人安分,便主动询问起了户部的情况,而在户部当差的封邦彦见状则拱手道:

“税额不变的情况下,今年夏税应该能征得五百万贯折色杂项及商税,以及八百万石夏粮。”

“若无调令,夏粮需要留存地方,只有钱帛杂项能起运长安、洛阳。”

得知夏粮情况,李商隐不由得点点头:“倒也不错,足够发放南征大军的赏银和军赏了。”

“殿下所送敕令中,曾提及需要裁汰军中老弱,将部分将领换为职官,出镇治理地方州县。”

“眼下朝廷有五十六万大军,地方上又有三十万州屯民兵,而天下百姓虽尚未登籍造册完成,但也不会超过四千万之数。”

“如此多的兵马,确实需要裁汰裁汰了”

州屯民兵主要是缉捕贼盗,军饷并不高,其中最高的州兵也不过每年十二贯,屯兵与民兵更是只有五六贯。

此前保持他们的编制,主要还是因为北方虽然安定,可天下并不太平。

地方上的盗寇和水贼并不少,所以需要他们保护县乡及官道安全通畅。

如今南边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只剩下入冬后讨平岭西各处与南蛮眉来眼去的群蛮。

以南边二十余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