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哔——”
“驾、驾、驾”
洪武十一年二月十二,眼看关隘挡不住大汉的火炮,祐世隆最终还是下令军队在天明时分将关隘的甬道堵死,大军撤往阳苴咩城。
经过四个多月的交战,七万东境南诏将士死伤得只剩四万多,大军士气跌落,撤退路上阵脚虚浮。
在他们撤退后不久,高骈便察觉到了他关隘内的情况不对,派人试图打探关内情况。
随着塘兵发现关内空无一人,高骈则是令人攀爬城墙,开始清理城门甬道。
三个时辰后,汉军阵列严整,按照三军次序,以骑兵和马步兵先行穿过关隘,而肩扛火绳枪的火枪兵和炮营则是最后穿过关隘。
在他们穿过后五万民夫迅速跟上,而祐世隆则是早早撤往了阳苴咩城。
高骈率军兵临拓东城下时,只见城门洞开,城内除了近万老弱病残,其余的青壮要么就是被被祐世隆裹挟离去,要么就是逃往了四周山林中。
“直娘贼,跑的倒是不慢!”
拓东城墙的马道上,跟在高骈背后的王建骂骂咧咧,而高骈则是远眺南边的昆明湖,将昆明湖及昆明湖四周的山间平原尽收眼底。
“如此地方,若是利用得当,倒是可以开垦数十万亩耕地,以此作为日后西南道治倒是不错。”
高骈只是稍微观察,便感觉出了拓东城作为日后道治的潜力。
阳苴咩城固然成熟,但距离岭西、安南还是太远了,远不如拓东城适合担任道治。
当然,若是朝廷有意继续向西南拓展,大力发展身毒道的话,阳苴咩城的地位便又另说了。
在高骈这么想的同时,他将目光收回,看向了王建身后的几名将领。
这些将领年龄都在二三十之间,而高骈的目光则是锁定在了其中二十五六的那名青年将领身上。
“杨师厚!”
“末将在!”
青年将领站了出来,而他便是去年的武榜眼杨师厚。
“汝率精骑五千,立即出城往阳苴咩城追击而去。”
“南蛮虽然早有准备,但强迁徙百姓,速度必然不快,汝切记,以救回百姓为重,不必穷追不舍。”
“得令!”杨师厚不假思索的应下,从高骈手中接过鱼符后,随即刻点兵出发。
两刻钟后,城外休整的数千精骑向西奔腾而去,而高骈则是抚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