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43章 革故鼎新(3)

李阳春兴致不高,其余人也脸色凝重。

他们之所以如此,全因身为阆中郡公的邓俨在半个月前因瘴病而薨于卧榻,享年三十八。

这个年纪放在将领中应该正直壮年,但由于邓俨从安南攻入通海染上瘴气,他只能长眠于此。

两路攻打通海的计划是李阳春制定的,他眼下自然兴致不高,满脑子想的都是应该如何对邓俨父母及妻儿解释。

汉军痛失大将,李阳春只能让刘松与张归厚驻守通海,他自己率葛从周、张归霸、庞师古等人北上与高骈汇合。

“此事全听高王做主”

李阳春对高骈的计划没有什么格外的见解,此刻他只想着如何回到牙帐,写信向邓俨妻儿老小解释。

“既是如此,那便以此计对付南蛮。”

高骈也知道痛失挚友与大将的心情,他没有久留众人,只是颔首后遣散众人。

随着众将离去,高骈也开始继续指挥起了汉军,而汉军西进的速度也绝对不慢。

十月二十二日收复龙和城,二十五日攻打石桑城,冬月十二日收复石桑城,祐世隆率军队西逃永昌,火烧阳苴咩城。

腊月初三,高骈领军与张武会师阳苴咩城,兵分收复剑川、银生等处,杀蛮兵二万众,群蛮皆降。

“好,阳苴咩城收复,明年入冬差不多就能收复高黎贡山以东的永昌等处了,两年时间将高黎贡山以东尽数收复,时间尚可。”

腊月末梢,随着西南捷报不断送入洛阳,贞观殿内的刘继隆则是心情七上八下,最后看懂汉军收复永昌以东的疆域后,这才松了口气。

“敕令,追封益昌郡公、岭南都督都司同知邓俨为南海郡王,以其子邓隆袭定国公,世袭降等。”

邓俨是刘继隆在临州大学的第一批学生,在学校时平平无奇,但后来在收复齐鲁、江淮、岭南时出力甚多,获封益昌郡公。

刘继隆原本想过,此役结束后便将他拔擢为国公,不曾想他染上瘴气,英年早逝,只留下了邓隆、邓愈、邓越三个儿子。

眼下将他追封为郡王,让他长子邓隆袭定国公爵,也算是弥补了。

想到此处,刘继隆长叹口气,接着又继续敕封道:

“以渤海郡王高骈为太尉,加授三千户食邑,越国公李阳春拔擢为临洮郡王,加授巴川郡王张武为太保,食邑增千户。”

“诸如郡公刘松、王建及诸多有功之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