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
寻常百姓家的孩子,纵使无法如富家子弟般十年寒窗求取功名,但也能送进去读上两三年书,识得几百常用字,会写自己姓名,看懂官府告示。
这点滴的教化,于国而言是开启了民智,于民而言则是多了一扇窥见世道的窗。
正是因为天下官学推广,因此朝廷开办的报纸才能被平民所读懂,为平民添了处看不到的风景。
这报纸在此前并未展露什么威力,可随着洪武十二年到来,正月新年这期报纸却登载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内容。
国报与京报的头版,赫然便是京畿道京察结果昭示天下,其下罗列着密密麻麻的案例,判决
这在报纸上,所有官吏贪腐和勋臣害命的案件时间、地点、人物、赃款数目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除此之外,此事末尾还有个的惊人数字,那就是此次京察共抄得钱粮五百余万贯,粮秣七十余万石,田产一百七十余万亩,其余古玩珍宝逾千箱
识字的人在拿到报纸后,立马便说给四周不识字的人听。
他们每读出一条,四周人群中便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和咒骂。
议论声、咒骂声、诉苦声,在洛阳城的每一个茶肆、酒馆、街头巷尾中汇聚、发酵。
平日里逆来顺受的沉默,在这一刻被报纸上的白纸黑字点燃了。
他们骂那些蛀虫般的贪官,恨那些趴在他们身上吸血的勋贵,更抱怨着自己遭遇的种种不公。
宰相崔恕的马车,就在这片压抑的鼎沸人声中,缓缓行驶在回府的路上。
尽管车窗紧闭,但车窗却隔不断窗外那一声声清晰的、咬牙切齿的议论。
崔恕靠在棉花粗布制成的软垫上,尽管闭着眼,可外面的声音毫无阻碍地钻进他的耳朵。
“直娘贼,某便是卖一辈子茶都卖不出这贪官污吏的碎末。”
“还是太子殿下厉害!查得好!就该把这些祸害全抓起来!”
“不知道啥时候能查到洛阳来”
窗外的声音不断传来,使得崔恕指尖微微颤抖。
东宫那边的事情,他也曾听说过,近来许多临州毕业的学子都被召到了洛阳,并授予了都察院、六科、大理寺和刑部等处的官职。
这些种种行为似乎都在告诉崔恕,所谓京察并未结束,自家陛下的野心也并没有那么小。
到了今日,听着窗外的那些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