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番外(8)

十平的单间,每年租金在一千钱左右;院落则在二到五千钱。

普通人想要维持基本的衣食住行,基本需要拿出自己每年六成的收入,若是想要买个属于自己的院子,哪怕就算是最简陋的院子,也需要十五万钱。

对于普通人来说,起码需要十几年才能攒下这笔钱,而这还只是最普通的院子,空间小到狗都没办法撒欢跑。

至于那种小单间,在大汉是外出务工才会居住的地方,有家人的人,是不会居住这种鸽子笼的。

能达到这样的生活情况,还是大汉已经掌握了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科技水平,并占据了世界七成资源的结果。

那些大汉臣属之地,以及更遥远的西洲和蛮洲诸国,他们的日子更是惨烈的令人无法想象。

想到这里,刘英不由看向了那些店铺之中,只见那些店铺中基本都张贴着一张画像,而画像的主人便是汉中祖刘继隆。

刘英发现,尽管一百二十年前的成祖刘昭才是开创了如今大汉的功臣,但百姓心里始终挂念的还是这位数百年前的汉中祖昭武皇帝。

他在脑海中搜寻记忆,很快便得知了答案。

首先从精神来说,刘继隆开创了如今的教育体系,在世家豪强为主的世道为平民百姓开创了一条上升通道,且对百姓政策仁厚,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收上去的赋税用其他方式发还给百姓。

这种做法,在刘英看来没有什么,唯有后者类似自己世界的支付转移,但是在这个时代的百姓看来,这就是变相的劫富济贫。

吕宋在南洋六道中虽然算是富庶的代表,但放在中原就根本不够看了,所以他们才会渴望出现位类似中祖的皇帝。

毕竟大汉直领四十二道中有四亿百姓,可是能生活在核心十八道的百姓却并不多。

三百多年时间过去,哪怕是曾经人口稀少的岭南道,如今也聚集起了一千五百多万口百姓,是仅次于江南道、浙江道、河南道、河北道和两畿地区的富庶之地,是平头百姓挤破了头都想回去的地方。

只是出来容易回去难,大汉中原十八道,听闻早已用上了内燃拖拉机,而不像他们这些地方,使用的还是需要四个人操作的蒸汽拖拉机。

“我出生于洪武二十年,当时父母都是二十三岁。那时正处于太平盛世,各地安乐繁荣,昭武圣人怜惜我们,募工每天发三十钱,而各种东西都很便宜,哪怕是贫穷的人都能因为昭武帝的照顾而过上安稳的生活,没有差役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