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昭!
他曾是李信手下的校尉,在易水之战中,因夺取长城截杀燕国溃军的功劳,升级为左庶长。
但在之后的几场大战里,桓昭却连连错过立功机会,破蓟都时没他的份,截杀燕国公卿大夫时他又没参加,费力的打下居庸塞后,军功又不够他升一级。
桓昭心里憋了口气,特别是看到上级李信连升两级,再往下的赵佗更是一场战争下来,连续升了七级,这可让他一双眼都红了。
如今眼见有立功的机会,桓昭顾不得脸皮,以左庶长之尊,亲自去和一群五大夫抢夺这位置,终于如愿以偿,成了这支偏师的主将。
在左庶长桓昭下,这支偏师里还有两位五大夫爵位的军吏,他们自然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两个二五百主。
余下三个二五百主的位置,则要由剩下的六、七个公乘来争夺。
赵佗,好小子!有你在我麾下,此番前往魏地必能建立大功!
军帐之中,桓昭当着众多军吏的面,十分热情的拍了拍赵佗的肩膀。
见过左庶长。
赵佗脸上也露出见到老领导时的激动表情。
周围的那些公乘们皆是又嫉又妒的看着赵佗。
有了当二五百主的爵位资格,又遇到老领导上司,这剩下的名额,怕是要被这小子内定走一个了。
但赵佗心里,实则一个咯噔。
桓昭是什么人?
他在伐燕之战里可是清清楚楚,此人心胸不大,特别是当初在截击燕王之事上与自己大唱反调。
事后桓昭虽然没说什么,但赵佗光是看到他的目光,就知道对方对自己很不爽。
如今桓昭却在军帐中对自己夸赞有加,十分热情,怕不是另有算计。
赵佗的预感很快就应验了。
在宣布剩下的三个二五百主人选时。
桓昭对着众人笑道:尔等刚才见我夸赞赵佗,是否认为我会以私情将其提拔?
帐中鸦雀无声,赵佗嘴角抽了抽,知道对方要开始了。
如果是这样,那你们就看错我桓昭了!
为将之道,选拔用人,当不别亲疏,不殊贵贱。
赵佗此子,虽然聪慧,又是我的老部下。但他年龄过小,经验不足,如
果不经过锻炼,就让他统率一军,恐怕会像当年赵国的马服子一般,酿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