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谈赵佗这一次的远征胜利,对于之前的李信、蒙武败绩绝口不提。
秦王政更是点名让赵佗为参加宴会的大臣们,讲述他率***战数千里以及大败楚国左司马的种种光辉事迹。
赵佗的口才在嬴阴嫚的锻炼下本就极好,此刻又知道秦王政的心思,自然讲的是分外精彩,跌宕起伏,战场上的重重杀机,让众臣皆为惊叹。
我今日方知,赵中更之爵,实至名归啊。
老丞相隗状第一个开口赞叹,带有示好之意。
尉缭亦颔首赞道:好一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你赵佗背水为阵,看似犯了兵家大忌,实则是在绝境中暗藏生机,更有后伏奇兵,冲阵夺旗之策奠定胜机。此等对兵法的灵活运用,足以让天下兵家之徒尽数习之,老夫亦是佩服。
听到尉缭这般赞叹,赵佗不敢托大,忙道:尉公过誉了,小子亦是常习尉公兵法,方能有些许成就,若无尉公教诲,亦绝无赵佗取胜之事。
赵佗说的教诲,是指尉缭编着的那套尉缭兵法,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尉缭子。
邦尉府将其应用在秦***伍中,每一个上战场的秦将基本都看过,所以赵佗这话说的倒是也没错。
.
稳定运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蕲邑为你赵佗引走楚国左司马的大军,你赵佗早就被楚军在蕲邑歼灭了,哪还有如今得胜回国的荣誉?
这里面,难道就没有我儿子一分功劳吗?
凭什么李由给你当了替死鬼,他却毫无功劳,反而还要削爵受惩,而你赵佗却能连升两爵,享受无穷的荣耀,这公平吗?
老夫入秦二十多年,辛苦半生,方能得到中更爵位,而你赵佗却借着我儿子的掩护,一跃而起与老夫同等爵位,这公平吗?
公平吗?
不公平。
你这小小孺子,怎就与我同爵。
李斯感觉他的手在颤栗。
这一刻,他想到了那个说话结巴的男人。
想到了那个被他和姚贾联手弄死的韩国公子。
也是他李斯的同门师弟。
李斯,从来都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忍住,我要做廷尉了,暂且忍住。
李斯在心中喃喃着,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客,他的理智再次控制了自己,将心中的怨恨之意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