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灭楚之策(2)

羌瘣作为羌人出身,本就拙于言语,此刻只能红着脸,支支吾吾的侧开头去。

裨将军冯无择坐在旁边,看到这一幕,心头不由暗笑。

他打量了那个脸带微笑的少年将军一眼,心中已有交好之意。

这时,大帐帘幕捞开。

年过六十的王翦大步走进来,他身穿威武的甲衣,发髻拢在鹖冠之下,腰间还配了一把华丽的长剑。

见过上将军。

赵佗和诸裨将皆起身行礼。

.

王翦点点头,几步便走到主位上,转身坐下。

他扫视着帐中诸将的目光炯炯有神,哪还有在咸阳时那副病弱老态。

赵佗,阳夏之事,你做的很好,当计一功。

王翦先赞许的看了赵佗一眼,表扬了他一战破阳夏,拔取头筹的功绩。

转而神色重新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如今我军已至阳夏,距离淮阳不过百余里路程。

诸将正襟危坐,面色肃然,知道要进入重头戏了。

根据间人和斥候的消息,楚令尹项燕在淮阳屯兵二十余万,欲要在彼处与吾军

相拒。

在上蔡平舆方向,则还有楚国右司马叶胜的十余万人驻扎,与杨端和将军相持。当今形势如此,此番伐楚如何行动,诸将各有献策建言?

王翦声音低沉,依照军议惯例,在说完当今的敌我形势后,就由诸将发表意见,提出各种可行的计划策略,最终再由主将进行选择,或是说出自己的谋略决策,让诸将来施行。

赵佗低头思索。

王翦所说的项燕在淮阳屯兵二十余万,听上去很多,实则是包括了大量的辅卒民夫在内,真正的楚军战卒恐怕也就十万人左右。

楚国右司马叶胜那边的十余万人,算下来战兵应该也就五六万,剩下的也都是些战斗力不高或是没有战斗力的后勤人员。

就如秦军号称六十万人,实则一半以上都属于后勤队伍,真正的战兵也就接近三十万的样子。否则若真有六十万战兵的话,那所需的后勤民夫又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就在这时,已有一位裨将军站起来献策。

正是刚才被赵佗一阵吹捧,颇为不好意思的羌瘣,他大声:上将军,吾等大军人数比楚军多,当依兵法正道,从正面压上去,与楚军战于淮阳,在此地决战。

待到将项燕兵力击破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