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坚壁自守(2)

,嘴里都囔着。

他之前服过更役,参与过当地的工程,对墙垣的修筑略知一二。

秦法规定,服役的更卒修筑的墙垣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保修期,若是在时间内损坏,那就要将相关责任人和修建者抓回来重修。所以每个服役的更卒都必须要清楚自己修的墙到底行不行,会不会留下工程隐患。

赵佗招来负责墙垣修筑的军司空。

那军司空一来,就满脸幽怨道:禀将军,此道壁垒不如关中墙垣,一来是时间不够,短时间内无法夯实。二来则是这淮北的土质不行,远远比不上咱关中的黄土啊。

赵佗点点头,这是客观条件的影响,所以他没有为难军司空。

反倒想起一物或许能增强墙垣的防御力。

用石灰,加上河沙、黄土等东西混合夯筑,便可成为三合土。

身处前线,石灰难寻,但若是实在想弄,也可以用鸿沟里的蛤壳来烧制。

这种材料其实很早就使用了,被称作蜃灰。

左传里就很清楚的记载了宋文公死的时候,用的蜃灰下葬。在秦国不管是修建宫室,还是涂抹房屋,都经常用到这种东西。

只不过秦军的防线太长了,上百里距离啊,哪怕是把鸿沟水中的牡蛎绝了种,把它们的壳全用来烧成灰,也是远远不够。

故而赵佗放弃了在这里用三合土筑墙增加防御力,但他既然冒出了这个念头,那就不能无用。

赵佗依旧让人去水中寻牡蛎,然后让军中工匠进行试验配比,寻找出制造坚硬三合土的最佳比例配方。

三合土坚固好用,现在用不起,不代表以后不能用。

他先把配方弄出来,等日后找到大量石灰石,就可以发挥大用,这种建筑材料前景可期,以后能用到的地方还很多。

就在赵佗思索他的新发明的时候,角楼上负责瞭望预警的士卒突然发出警告,不远处的木制望楼上也传来高亢的号角声。

紧接着,墙垣壁垒上燃起无数黑烟。

烽火示警!

楚军至矣!

太好了,这些荆楚蛮子终于来了,乃公等的屁股都痒了!

黑臀脸色大喜,他在这军营里呆了近一个月,早就摩拳擦掌,想着和楚人大干一架。

哪知道只有最开始几天,楚军派人前来骚扰进攻,被秦军当头一阵乱射后,扔下尸体就跑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