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六章:回都(3)

恐怕也只能看到这一个表面原因。

但他来自后世,可是一直都记得秦始皇驾崩的时间。

秦始皇三十七年。

现在是秦始皇三十六年,也就是说距离历史上皇帝驾崩就剩下一年左右了。

世界线不同了,中间可能出现其他的变故,但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上,李斯突然来这一招,不由让赵佗想到更多东西。

“是皇帝身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吗?我走之前,他的状态看上去还不错啊,莫非后面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佗眉头紧皱。

皇帝的身体健康在秦国就是禁忌,无人敢议论。

甚至就连嬴阴嫚、陈平、涉间等人或许有所猜测,但也不敢在信中乱言,甚至连皇帝都不敢提及。

这种事情一旦泄露,便是犯了君王大忌,容易掉脑袋的。

所以直到现在,赵佗对于宫中皇帝的事情依旧不太清楚,只能从蛛丝马迹中猜测一二。

“不管如何,现在归师诏令在我手中,只要回了咸阳,一切都稳了。”

赵佗在接到诏令前,就知道皇帝一定会同意他回去的。

所以在使者来回的时间里,他基本将百越之地的事项安排的差不多了。

原本的百越四国,被分成了四个郡。

闽越为闽中郡,南越为南海郡,西瓯为桂林郡,骆越为象郡。

南海郡和闽中郡由一直负责大军后勤的副将蒙恬来负责,桂林郡和象郡赵佗则交给了副将任嚣。

这两人都是沙场宿将,皆有能力,一人负责两郡,问题不大,后续徙民的事情应该能处理妥当。

至于军中将士思乡心切的问题,则让赵佗伤了不少脑筋。

因为这事情朝廷干的确实不地道。

秦军将士与越人艰苦奋战,正是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回到家乡,哪知道战争打完了,皇帝却说你们先别回去了,继续为秦国镇守百越,甚至他还要从北方移民过来,更使得将士们回家之途漫漫无期。

要不是赵佗威望太大,能镇压的住场面,恐怕早就有军队闹起来了。

许多将领代表手下士卒前来向赵佗询问,他们何时才能回家。

赵佗无奈,只能告诉众将士,自己一定努力在皇帝面前周旋。

“我定为诸君尽诉戍守他乡之苦,请皇帝调换戍卒进行轮替,让诸君能尽快回乡。”

听到赵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