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二章:事死(3)

“皇帝最爱读书,这么点书怎么够。通禀御史大夫,言天下所有典籍文献,皆要备份送到此处来。除了纸书外,还要弄一个简牍版本,万一皇帝想要看竹简怎么办?”

面对赵佗的要求,御史大夫冯去疾感觉十分难办。

天下典籍都要备份进地宫,那是多大的工程量啊?

纸书还好,他们有印刷术。

但要做简牍版本,那可不知要累趴下多少人。

难办,但是又不敢不办。

镇国侯说的对。

万一皇帝在地下嫌你书少,想看其他书了,或者是突然不想看纸书了,想看竹简,谁送下去?

为防万一,当然是全都要准备了。

赵佗说的这话是政治正确,皇帝听了,都得称赞一声:“镇国侯想的周全,知朕心意。”

冯去疾只能黑着脸,每天除了处理政务外,就是不停催促手下人天天加班抄书。

赵佗对此很满意。

秦始皇的地宫,在原本的历史上,哪怕到了两千多年后依旧没有被挖开,用科学手段探测后,里面的东西保持完好。

这说明赵佗如今修建的帝陵,将是世界上最好的储藏室。

所以赵佗要趁着这个机会,将天下所有的古籍文献,什么连山归藏黄帝外经,什么六国史书,诸子百家,尽数塞进去。

这样哪怕日后华夏大地上再有战乱四起,兵祸连连,使得典籍文献受损。

在秦始皇的帝陵里,至少还有一份珍藏。

先秦时代所有能找到的文献典籍,都在这里。

始皇帝的地宫,将比所有的图书馆都要安全。

赵佗怕纸张不耐储存,还贴心的多预备了一份竹简版,这样哪怕有一份损坏,也可以相互对照印证。

“这就是我赵佗为华夏所作的贡献!”

赵佗在自豪之时,也不忘在里面塞一些私活。

比如他自己编写的物理。

“还不够,我要写更多。”

赵佗往地宫藏书藏上瘾了,在每日工作完的闲暇时刻,就开始编撰属于他的赵子之书。

一生的用兵之法。

他所通晓的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地理、天文

甚至还有各种种类繁多的主义,只要赵佗能想到的,全都一股脑塞了进去。

赵子

这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