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1章 :攻燕之难(2)

一统后,秦始皇不仅收天下之兵聚于咸阳,更隳六国关隘,将原本的六国长城尽数拆毁,以畅通南北东西。

这燕南长城原本是燕国抵挡南方赵国的壁垒,防御力很强。

如今放眼望去,多处城关都被拆坏,长长的墙垣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供车马行人通行的缺口,已经失去了阻挡敌人北上的功能。

修驰道,隳关隘。

本是秦始皇为了方便统治六国之地做出的决策,不能说做的不对,可现在的事实就是这些做法反向的帮助六国起义军来灭秦,从这角度来看,倒是有些讽刺了。

大军顺利穿过燕南长城,进入真正的燕地范畴。

前方的先锋将领葛婴也传来好消息。

易县已经被攻了下来。

开门红!

诸将皆感到高兴,觉得想要拿下燕地看上去并不难嘛。

可当吴广仔细询问使者攻取易县的具体情况时,他的眉毛不由扭成了一团。

易县的抵抗很激烈。

城中燕人对南边来的这支军队无多少投效之心,不少青壮都帮着县令守城。

葛婴之所以能取易县,主要靠的是人多猛攻,再加上经历过几场大战的兵卒战斗力比城中守军强,这才能顺利夺取。

可强攻的死伤很大,葛婴一战便伤亡了近五百人。

“不能纯靠强攻啊,还是得想办法让他们不战而降才行。否则这样打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吴广有些烦恼。

他现在是明白了,攻取燕地的难点并不在道路、关隘上,而是燕人之心。

燕地和赵地的情况不同。

其辟居北疆,与楚之间隔了赵、韩、魏三地。双方从不接壤,交流往来非常少。

楚军北上,临近的韩、魏响应非常积极,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过了大河,北边的赵人响应程度就要稍差一些,吴广需要靠着将司马卬等赵人树立为千金马骨,才能引得赵人大量投效。

从赵地再往北的燕地,对楚军的响应程度只会更低。

在大多数的燕人眼中,南边的楚人就是群说着鸟语的蛮夷,双方连文化都不一样,能有多少信任?

听到吴广这支楚军北上,哪怕打着从秦法下解救他们的旗号,也无多少燕人会积极响应。

且许多燕人对楚国的观感不是很好。

对燕国来说,八百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